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节(1 / 2)





  一直到了吃饭,大伙都聚在大队部,集体给老太太磕头拜年的场景才叫震撼。

  第一排是老太太的直系。之后是村里的男人,男孩,后面是女人女孩,一起跪在地上高呼新年快乐。

  老太太慈祥的叫大家起来。这才开饭。

  本来想要初一初二两天也在自家吃。但是大伙反对,要是家里来客人了,这个年头你是管饭不管饭?

  管饭就得让人家吃饱吧?就得有点肉吧?可是家里剩下的那点白面自家人都舍不得吃,何况给外人?

  不管饭吧,以后被人家戳脊梁骨。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体食堂,没办法,这样谁也说不出去啥。还不得罪人,还能把粮食省了,一举两得的好事。

  尤其要是闺女来了,更不好办。

  第142章 142新的一年

  三更送到!

  闺女一定是带着姑爷孩子一起来,给他们吃不心疼,可是以后回来要粮怎么办?

  每家的丈母娘都是偷偷的塞给闺女吃的。而不敢明目张胆的给,就怕闺女回去受气,被婆婆指使回来要粮。

  没有儿媳妇的还好说,能让闺女吃饱回去,要是有儿媳妇的就是大战了。

  你要是给了闺女更是麻烦,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儿媳妇也会跟你要粮给妈家送。

  有的人还偷偷的跟刘茂才说初一初二的饭光是粥,还得特别的稀,就算有人在饭点过来这样的饭也不招眼。

  反正大家的意见统一,那就是装穷。

  既然大伙的意见统一,刘茂才巴不得这样做呢,得省多少话?

  现在刘茂才最庆幸的就是自己不当村长了,看着王红喜每回开会回来都拉长着脸,有几次甚至连衣服都拽破了。这哪是当村长啊,这是当炮灰啊。

  王红喜总是跟他抱怨每次开会各个村的村长都跟他借粮,乡长也不制止。

  借粮?那是借命啊!所以王红喜和刘茂才统一口径:我家穷,每天就喝粥。

  可是没人信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不知道刘家屯的产量是多少,但是以刘茂才的为人不可能把粮食都交公粮,也不可能留少喽,不够大伙活命。

  现在刘家屯是最吃香的,媒婆都盯着这个村的适龄男青年,找婆家只要是刘家屯的就乐意。

  刘家屯的闺女也不愿意往外走,所以就造成了正月有很多结婚的小青年。

  喝完稀粥张红梅找到王红喜。“村长,初几杀羊?”

  “红梅我跟你太奶商量了羊不杀了。就是得把你家所有的羊归大队,放心,不会亏待你。按集上的价给你钱或者公分都中。”

  张红梅一听老太太知道心里就放心了,自己不会吃亏。

  王红喜接着说“虽然羊归公,但是还是你放羊,以后你就不用下地,放羊就中了。”

  张红梅心里满意,嘴里却是迟疑“村里的人同意?”

  “那不是你该操心的事。羊正月十五就赶到大队牲口棚里。”

  “行,听大伯的。”

  回到家里看着羊圈里的十八只羊,这几天多喂你们,以后你们就要离开了。

  初二刘建国离开还是二愣子骑车送的,自从有了自行车给老牛省了太多的活了。

  从初六开始自己的自行车就成了婚车了,村里有十个小伙子结婚,都提前跟张红梅打招呼借车接媳妇。

  懂事的人家会带点山货过来,要不就是几块糖,不懂事的空手来了还特别的理直气壮。

  后一种人家张红梅就不借,最后还是刘茂才出面找张红梅才算解决。

  村里的人也知道这小丫头也不是好惹的,脾气也挺大的。

  初三晚上的饭特别的实在,大锅炖鱼,放了土豆,白菜,高粱米的米饭。

  饿了两天的村民更加知道外面生活的不易。

  回家更是嘱咐孩子们不要说关于吃的事,就说是粥就中了。

  初五就是破五,也是吃饺子,二愣子早早的跟张红梅打好招呼,要是食堂吃就没关系,要是自己吃一定做他的饭。

  从初六开始就是村里的喜事了,今天是张红梅的生日,没有几个人知道,张红梅也没有在意,但是老太太的孙媳妇刘爱民家的婶子给端来了一眼面条,还卧着两个鸡蛋。

  李翠花也给煮了六个鸡蛋。

  这个生日过得张红梅窝心,还是有人关心自己呢。

  可是远在京城的张守义心情却非常的不美丽。

  本来收到包裹看到上面的地址心里高兴,唯一不太满意的地就是包裹是给他爸的。

  给他爸就给他爸吧。打开包裹里面都是好东西,这丫头真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