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张红梅也很无奈,这鞋底最少也得有三十片的布摞在一起,而且里面还有浆糊,这可不是自己没学会,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啊,自己的小身板不给力。

  “三大娘你也歇着干,这还真是力气活,以前看我妈纳也没觉得难。就是现在看你干也觉得挺轻松的,咋就我扎不动呢?”

  “你年纪还小,手上不会使劲,这也不光是使大劲就行,还得用巧劲,中了别摆活了,我自己纳还快点,要不一双鞋咱们两个人的手把,到时一高一低就麻烦了,一边看书去吧。”

  “三大娘中午在我家吃饭啊,我早上发的面,咱们蒸菜包子吃。”

  “我可不在你家吃,槽子糕还没给你呢,咋好意思吃一个孩子的粮食?”

  “见外了是吧?就咱娘俩还用分的这么清楚?我一个人吃的少,粮食足够了。”

  “那也不中,你三大娘我心里过不去,昨天你给的槽子糕回来你三大爷都说我了,可是收了我也没给你送回来,但以后你也不行给我见外了,我照顾你是应该的。”

  张红梅心里想什么是应该的呢?又不是自己的父母,只是两世旁人。所以张红梅很知刘茂才两口子的情。但是李翠花说的也对,自己还是孩子,做的太直接了反而让别人多想。以后自己注意了,人情可以以后对机会再还。不用急于一时。

  “三大娘,我现在一天三顿饭,你看我长肉了没?”

  “就你还长肉?我看倒是长个了,柴火棍似的。”

  “我真长肉了,等脱了棉衣你就知道了,我要长得胖胖的。”

  “呵呵,就你还胖胖的?拉倒吧你,就是我胖了你都胖不了。”两个人插科打诨逗着闷子。

  中午李翠花最终没有留下来吃饭,张红梅也懒得弄费事的,还是蒸的糖包,这饭养人,对于现在的张红梅来说是最补的食物了。想着地窖里的红薯觉得应该问问李翠花今年的红薯秧子还是自己准备不?要是自己准备那就留着,要是跟去年似的可以找人换那就把一半的红薯都蒸熟切了晒干,剩下的生着切片晒干将来磨红薯面。小时候妈妈做的红薯面的凉面特别的好吃。

  想起明年可能干旱又觉得红薯还是留着好,开化了多育红薯秧子,今年准备多栽红薯,它抗旱,不会减产多少。就算自己吃不了还可以换东西啊,要是历史走向差不多,自己还是可以淘到好东西的。

  第31章 31父母战友到来

  张红梅自己瞎琢磨了半天,但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还是问问别人再做决定吧。自己是空有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实行。

  中午还是看书,想着有机会去县里一趟,找找看初中高中的课本,语文是自己的弱项,还是提前把课本上的课文都背会。再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历史的书,尤其是近代历史。自己可千万不能因为历史知识上有出入而出问题。

  “红梅,快开门,家里来客人了。”门外的刘茂才领着于成龙过来了。

  张红梅一想来客人就想到了小红梅父母的战友,急忙的回话“三大爷,我这就开门。”

  张红梅打开门看到刘茂才还有他身边的一个有二十多岁穿着军装的男人。“三大爷,还有这位叔叔都屋里坐。”

  “于同志进来坐,这就是张爱国的闺女张红梅。”

  “张红梅你好,我叫于成龙,是你父母的战友,我这次过来是把你爸妈带回故乡的,还把他们都遗物也都带过来了,东西都在车上,我先去喊武装部的同志把车开过来,车还在大队部的门口。”

  “于同志,不用你跑了。”刘茂才看到围过来看热闹的村民“大壮,你去大队部门口把那位开车的同志领过来。”

  “中,三叔,我这就去。”大壮转身就跑了。

  “于同志咱们是在这里等还是进去?”

  “还是在这里等吧。”这于成龙话真的挺少的,这个人个子不高,看着面相就是一个严肃不拘言笑的人,反正给张红梅的印象还不错,感觉挺正派的。

  张红梅也想在这里等,在农村讲究还是挺多的,已身故的人回到家乡应该先迎进自己的家的,作为他们的女儿应该亲自把骨灰抱进家里,安放在他们的屋子。

  没一会张红梅就看见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开了过来。到了门口一位小战士跳下来向着于成龙敬礼,于成龙也回礼。“首长,请求指示。”

  于成龙回礼后并没有下命令,而是亲自打开后车门,抱出两个坛子。张红梅立马跑过去,伸手接了过来,眼泪止不住的落下来,李翠花也到了,伸手扶着张红梅“丫头,红梅别哭了,你爸妈终于回来了。能够入土为安了。”哽咽着说完就扶着张红梅往她家里走去。

  于成龙给小战士行了个军礼“把车上的东西都搬进来。”说完跟着刘茂才进了院子。

  李翠花扶着抱着两个坛子的张红梅进了张爱国夫妻的卧室。张红梅虔诚的把坛子放在了炕上“爸妈,你们到家了。”说完不由自主的大哭起来。

  这时又进来几个妇女,看着大哭的张红梅也都跟着掉眼泪“造孽啊,他张爱国崔林倒是不管不顾的去享福了,可剩下的这个小的可咋活?这对狠心的父母啊。”

  屋里哭声一片,刘茂才于成龙也进来了,小战士也搬进来两个木头箱子,还是大壮跟着一起搬的,一个人还真费劲。

  以后又陆续的进来几个年纪大的男女,在张红梅的印象里这都是村里辈分最高的人了,她都得管人家叫大爷太奶的。刘茂才赶紧请几位老人坐在炕上。一位年纪最大的老太太的还是有人给掺进来的。

  “茂才,既然狗蛋两口子回来了,你就去操持吧,棺材现准备也来不及了,就用你大伯的那个棺材。找几个年轻力壮的抬过来。”

  “二奶都是我的失误,我应该知道消息后就准备的,这还得麻烦你跟我大伯。”刘茂才感觉羞愧,自己咋就忘了呢?

  “这算啥事?赶紧去吧。”老太太摆摆手让刘茂才赶紧的准备去了。

  坐在炕上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也开口了“同志,谢谢你把张爱国两口子送回来,让他们能够回归故里,入土为安。我们刘家屯的老少爷们都谢谢你啦。”说完下炕就想跪下,屋子里的男人们都跟着一起跪下。

  于成龙在老爷子没有跪下时一把扶住了他“爷爷,您这是折我的寿,我可禁不住您老的跪。大家快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把老爷子扶坐在炕上,又挨个的扶起跪下的五个男人。

  张红梅在李翠花的怀里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非常的震撼,也记住了几个人的面孔,以后自己一定竭尽所能的报答他们。自己不是没有人管,这个村子的人也不是冷漠。其实张红梅不知道在她还没有穿过来时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过来看过她。

  老爷子跟坐在炕上的五个年纪大的人说“既然孩子回来了就让他们安心的入土,可是就他们就红梅一个丫头,这打翻抱罐的没人。”

  “是啊,狗蛋也没有五福之内的子侄。”

  张红梅坐直了身体看向几位老人“太爷太奶们,我给我爸妈打翻抱罐摔盆子,我是他们的闺女。”

  老太太欣慰的看了一眼张红梅“中,就让红梅来,要是红梅嫁人了可以让姑爷来,但是她还是孩子,也只能是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