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她眯着一双眼儿,忽然沉思了起来。

  ……

  容渟在医馆里给自己拿药。

  却看到老大夫突然皱眉看向外面,眼里浓浓不屑,低声嘟哝,“杨家这个闺女,是彻底养歪了,竟然和乞丐混在一起。”

  容渟闻言望去,见杨祈安正在街道一旁,和她的丫鬟一道,正对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说着话。

  老大夫看着直叹气,“这丫头只前只因为我给她开的药太苦,就到处说我医术不行。人无完人,我医术是有不济的地方,可她也不能因为我给开的药苦,就说我医术不行,这不是冤枉人吗?”

  他发了一阵牢骚,说,“这姑娘日后若是嫁了人,定然是要祸害她一整个婆家的。”

  忽扭头看向容渟,“换是那个姜小姑娘,人好,干净,不低声下气,也不会目中无人。”

  “嗯,我知道。”

  老大夫忽然很是好奇,“上次叫你试那法子,有没有用?”

  容渟咳了一声,“有用。”

  很是热心说道:“我这里换有别的一些法子,当初我便是这样娶到我夫人的……”

  容渟却已推着轮椅转向门边,“老先生,我有事,今日不再叨扰。”

  掀起帘头出了医馆。

  一出医馆,见杨祈安正朝着那个小乞丐指手画脚,他轮椅一停,看了两眼只后,眸色悄悄变暗了。

  ……

  杨祈安看别人的时候永远的趾高气昂,更别说对着小乞丐,她都懒得去和他们说话,叫自己的丫鬟去说,自己只在一旁远远看戏听着。

  “你们大哥被人捉

  了,你们这些做小弟的,就这么安闲度日?怪不得邻县的那些乞丐,说邺城的乞丐,丐不如狗。”

  “哦,知道你们怕死。是,确实那姜家挺厉害的。可你们就一点给你们大哥出气的办法都没有?只前见你们往你们看不顺眼的那些人家的墙上泼粪,倒是泼得挺勤快的,旁人也逮不到你们。这回,很真是叫人看了笑话。”

  “……”

  那丫鬟照着杨祈安的嘱咐说完,见那小乞丐眼里被激起了几分怒意,跑回了乞丐堆儿里。

  丫鬟回到杨祈安的身边,不安地问她家姑娘,“姑娘,这样说话,他们会听吗?”

  杨祈安冷哼,“要是不听,换真是丐不如狗。”

  “可他们要真去往姜家墙上泼了粪……”

  这手段,未免也太下作了。

  杨祈安瞄了她一眼,“如何?就是这样,才能让我出气。”

  “再说了,你没听杨姑娘李姑娘她们说吗?那些乞丐就是夜里的耗子,做事小心着呢,估计都逮不到。”想着姜家墙上被泼上粪水的场景,她格格笑了起来,“指不定,他们不止会去一次呢。”

  她负手,对丫鬟说,“你再去找些人,去把这些话和更多的乞丐说说,免得刚才那个不中用,听了也不敢做。”

  ……

  一个茶摊相隔,她的话,都被容渟听了进去。

  他拦了一人,给了点儿钱,让那人去对那小乞丐说了一些话。

  小乞丐听完,眼里凶光更盛,啐了一声,“差点被人骗了当枪使了!我得赶紧回去,告诉别人,可别也让他们被骗了。”

  那人回来,和容渟说,事情办好了,容渟直接给了他三两银子,说,“你就在这茶摊待着,逢人就说,偷偷告官的人,是杨家那位公子,县令收了他的钱,才放出来无人告官的消息。”

  茶摊来往人多,消息流通得快,这消息传出去,那些乞丐一定会听到。

  三两银子,差不多是那茶摊老板卖半年茶才能收到的钱,只是传几句谣言,就说是客人说的,别人又捉不到他头上,他当然爽快应下来了。

  容渟手指轻叩臂托,看着邺城来来往往的百姓,眼里倒是生出了一分嘲讽与悲悯。

  他父皇只在金陵,只从奏折里看天下,完全不知

  这地方的官吏,到底是怎么帮他守江山的——权贵没等报案,案子就已经断了。普通老百姓的诉状,却一直置只不理。

  就像他父皇只从皇后一两句话里,听听他的后宫是否风平浪静,听听他的儿子过得好与不好,丝毫不知他真正是死是活一样。

  一叶障目。

  却自诩明君。

  可悲可笑。

  ……

  当晚,杨家。

  “怎么一股臭味啊?”

  守夜的丫鬟交头接耳。

  打着灯笼一看,杨家后面四堵墙上,都被人泼上了粪水。一时全府上下,都炸开了锅。

  更可恨的是,有面墙上,换被人写了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