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二章(1 / 2)





  “夫人咱们真的过几天就种植麦子吗,小麦不是春天的时候才能播种吗?”小安子和如锦的几个丫鬟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华如锦,华如锦五谷不分的人,怎么知道什么时候种植麦子呢,别到时候浪费了他们的种子。

  其实他们不怕华如锦浪费他们的种子,他们怕丢人啊,周围的百姓知道华如锦过几天种植小麦的消息都嗤之以鼻,都觉得会白瞎了种子,还不如磨面做成白面馒头来的实惠。

  京城靠近北方,周边的地区主要种植麦子,麦子是细粮,产量不高,亩产两石左右,还要上交税赋,留在老百姓自己手里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所以老百姓大多时候都吃高粱面。

  所以老百姓见华如锦浪费粮食,真可谓痛心疾首啊,多好的种子啊,如果来年种的话,肯定会大丰收,现在种冬天天气冷的厉害,会把地里的庄家都冻坏的。

  华如锦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书上既然这样说,可见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成了功德一件,如果不成也就浪费几斤种子。

  “好好地晾晒这些种子。”华如锦神色淡然的说,丝毫没有看见别人的眼光似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许她现在是别人眼里的笑话,一旦她成功了,别人只会羡慕她当时的眼光和魄力。

  “是夫人。”小安子即使不愿意,还是不能违背华如锦的意思,谁让华如锦是自己的主子呢。哎,要丢人一起丢人吧。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华如锦不用看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她不会和他们计较,突然人群中窜出一个年轻老实巴交的后生,见到华如锦突然红着脸不知所措,低头看着脚下脏兮兮的泥,不敢看华如锦清丽脱俗的脸。

  他穿着粗布短衫,虽然天冷了,他依然腿脚挽起,光着一双脚丫子,和华如锦上好的绸缎衣裙比简直寒酸极了,随后,他目光清澈的望着华如锦结结巴巴的说:“夫人,咱们老一辈种了那么多年的庄家,从来没有像你这么种过,您还是不要浪费种子了。”

  这年轻的后生华如锦不认识,可是小安子认识,小安子连忙凑到华如锦身边跟华如锦解释,这人就是那天出面阻止大夫人和秦氏的人,希望华如锦不要责怪他的莽撞,他是一片好心,没有别的意思。

  华如锦看着老实的汉子满意的点点头,声音并无责怪,依旧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书上这么说的,我想试试,如果成了就让你们跟着种,现在种夏天收,收了还可以在种一茬庄家,我已经让人找到了这样的种子。”

  华如锦说的是玉米和番薯,大圣朝这个时候还没有玉米和番薯。可是如敏的空间里有这样的种子,她试过,很好吃。

  “夫人真的是从书上看来的?”老实的汉子眼中露出惊喜,他是上河村的百姓名叫杨五郎,一听名字就知道他家中有还有四个哥哥。

  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在家里很受宠,小时候上过几天的私塾,因为家里穷,上私塾需要花大量的银子,所以他自己放弃了,气的爹娘哥哥一个个要揍他,说了,劝了,威胁了,杨五郎就是不去私塾,说费钱,无奈只好让杨五郎跟着种地了。

  杨五郎这人看着老实巴交,其实心中有杆秤,对书里的东西也非常的信任,知道这样的种植方法是书上说的,杨五郎觉得这方法也许可行,如果成了,在种一茬的话,粮食会翻倍的。

  “我从不骗人。”华如锦秋水般得明眸中闪着坚定地信念,这关系到如敏的将来,华如锦怎能信口开河呢。

  “小子莽撞,小子可以跟着夫人的人在一旁学吗,小子对这些农事非常感兴趣。”杨五郎说出口觉得自己莽撞了,老实的汉子搓着脚,不好意思的摸着头,神色不安地看着华如锦。

  “如果你想学就跟着吧。”听到杨五郎想学,华如锦很高兴,如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他是自己可以培养的人。

  小安子说这人那天第一个出面阻止大夫人的行为,可见人品是个好的。

  “谢谢夫人。”杨五郎连忙给华如锦道歉,看着脚下鱼篓里的几条鱼,弯腰拿起鱼放到小安子手里,说是给华如锦的礼物,乡下人没有可以拿出手的东西,希望华如锦不要见怪。

  小安子抱着腥气的鱼篓,有些幽怨的看着华如锦:“夫人这”

  杨五郎这小子还真会来事儿,知道贿赂他们夫人呢,真被他老实的外表给骗了。

  “收下吧。”华如锦看杨五郎是真心,决定培养杨五郎,收他几条鱼不亏杨五郎不亏。

  其余的人见杨五郎这样,都说杨五郎傻,明知道种不出庄家还学着浪费粮食,可不就是傻子,杨五郎傻,杨家老爹可是个精明的主,定不会随杨五郎的,众人这样一想也就放心了,庄户人家最爱惜的就是粮食,可不能随便的糟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