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1 / 2)





  “……嗯。”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少将大人意会到了是打压那群外国兵的意思就够了。

  “那你再亲亲我。”

  “……”这下连说好都等不了了,直接用行动代替语言。

  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但是卧室里的温情却经久不灭。

  第73章 国际军事竞赛前奏

  天明时分,一辆红旗车停在四合院楼下。

  君擎宇收拾好自己,轻手轻脚来到床前,将床上人露在外面的手盖好,俯下.身在唇上烙下一吻,便拿起昨夜青年收拾的行李袋,下楼。

  路过厨房,看见正在做早餐的阿姨,叮嘱了他不要吵醒楼上睡着的人,才大跨步往门外走去。

  站在车旁边,正上下跳动哈手取暖的马副官看见首长出门,立正敬礼之后打开车门,二人上车,红旗车缓缓消失在胡同转角处。

  郊外某处军事基地。君擎宇目不斜视往前,军装裤下,一双大长腿肌肉隐隐勃发。

  “君少将!等会!”

  君擎宇转身停住,望向来人。

  “君少将!早上好。”小跑到眼前的女兵容颜姣好,难得的是一身不输给男兵的英姿飒爽,肩上两杠二星,十分显眼。因为军衔比较低,她先敬了礼。

  君擎宇回礼,“官中校,你有什么事吗?”拜卓越的记忆力所赐,他记得这是上次军演结束后到b君营地的人。

  不过显然女兵对他能记得她的姓名感到很开心,嘴角的幅度更加温婉,眼底也露出丝丝缠绵情意,笑道:“今日我同我爷爷来为你们送行,为国征战,还请在外一切小心。”若是伤着了哪,我会心疼。

  “多谢。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我先去集合了。”君擎宇没有错过女兵刚才眼底的情绪,若是放在以前,他或许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是现在,他却是知道的,但知道归知道,他的内心却毫无波动。

  “我也正好要去,我们一起走吧?”官渠冰笑意盈盈邀请道。收到的依然是一句冷冰冰的“请便”。不过因为被记住的缘故,官渠冰的心情飞扬,也不去在意眼前人毫无人气令人畏惧窒息的气场。

  全副武装的二十个特殊兵种军人背手而立,身后是伸展着巨大的机翼的军用飞机。

  无论是因为此次比赛的特殊性还是因为输赢对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性,竟然出动了很多老将军来送行。君少将站在队伍面前,听着老将军们的临行箴言。

  率先发言的是君老将军,这位年轻时干过扶桑鬼子也打过联邦软脚虾,一声名头就能吓得敌人闻风丧胆、如今满头华发却仍然目光锐利的老爷子一双和君少将如出一辙的鹰目扫过眼前的帝国好男儿,朗声道:“能够站在这里为国出战,相信都是我帝国的好儿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记住,你们肩上背负的不仅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期望,还有无数的帝国人民在看着你们。不争馒头争口气!”

  陆陆续续都有人上前,其中有鼓励的也有“威胁”的,最后是一个长得更加粗犷嗓门也更大的老将军吼道:“当年老子在台儿庄,一个临时凑的都算不上编制的小队,十几人,几把枪,几把刀,就将扶桑鬼子一个连的人给一窝端,连尸骨也没给那群畜生留下。如果不把那些洋鬼子们打趴下,回来我就把你们这般臭小子揍地连爹妈都不认识。”

  一帮脸上涂着迷彩看不出神色的特种兵们后背一紧,站得更直了。倒是一直面无表情充当行走冰山的君少将看人说的差不多了,士气也调动起来了,(能调动不起来嘛!都面临人身安全了!)下口令,全体肃立。

  军靴磕在脚后跟的声音响亮,蓝天下,年轻的战士们起臂,齐齐肃然敬礼!眼底的杀气弥漫,嘴角的弧度带着军人的坚毅和一往无前。犹如张开尖利鹰钩和羽翼的雄鹰,向着前方的敌人扑杀而去,这是一支出过剑鞘、染过血的军队。

  老骥伏枥,已然壮士暮年的将军们也挺起有些佝偻的背,回以军礼,仿佛一场代表传承的接棒。

  祖国的未来,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咔嚓一声,黑白胶片记录下两代军人的互相敬礼,历史定格。这张珍贵的照片在若干年后,获得了普利策摄影大赛金奖。

  第74章 搞飞机的徐男神

  年轻的军官们在大洋彼岸挥洒汗水, 以己之力为国争光,以完全不同于西方各国印象中的无敌之姿震惊世界, 另一端, 他们的后背, 也颇不平静。

  航天研究院里。助理拿着最新一期的内部报纸, 一开始还是一字一行的看,后来报纸就被翻得呼啦啦响, 看完眉头皱起。

  “小李,嘿这是怎么了?上面讲的啥玩意?你这么苦大仇深的。”穿着白褂子没什么正形的老教授拿着搪瓷杯晃悠到茶水间倒水。

  被唤作小李的小伙子放下报纸, 赶忙接过杯子给老教授倒水,边说道:“教授, 今天的内部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 据说是我们研究院下属分支的一个研究员写的。他在文里说自己是一个留学海外著名院校的博士, 原本带着满腹爱国热忱回国,打算投入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可是残酷现实狠狠地打击了他, 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什么的。反正就是说他进入研究院后专心科研,本来因为表现优秀曾被获许进入某项国家重要研究项目, 却因为遭人嫉妒,被某位虽然年纪轻轻却很有背景,完全就是走后门进来的研究员排挤, 陷害,最后只能被降职下放……”

  不仅如此,文章最后还煽情兮兮地感叹现如今帝国的科研环境乌烟瘴气,需要净化, 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被善待才能建设更加富强的帝国,呼吁广大像他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团结起来,抵制强权,还科学一片净土。古往今来,同情弱者和走后门潜规则都是国人一戳就中的爆点。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很有煽动性和号召力,尤其是对一些气血正胜的年轻人来说,代入感不要太强啊!如果不是小李觉得整件事情有点怪异,他恐怕第一个就要跳起来,奋笔疾书强烈要求还这位可怜的受害者一个公道。

  “国内的科研环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度上的欠缺,不过,这事情,嘶,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头顶地中海的教授摸着头皮道。

  “我也觉得,教授,您还记得那位徐子诺博士吗?还有走后门进来的朱子墨?”助理小李对那位年轻过分的博士印象十分深刻,在战.斗机j-9的研发过程中,他被临时调来充当徐子诺的助理,全程参与期间,没有人能够比他更近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的天才之处了,当然对整件事情的经过一清二楚。

  “记得啊,前几天我还又听到我们院长抱怨当初没有留下人这事呢。朱子墨这人嘛……好像是老朱他家侄子?”老教授放下手里的搪瓷杯。

  “是的,就是他。如果排除掉各种主观描述,还有走后门的人,那整件事情的经过倒是跟报纸上完全吻合。要是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只知道一二的人,看到这文,八成人会想到那件事情上,呵呵,指不定就信以为真了。我看了一下,虽然作者是署名,但是确实是朱教授侄子现在所在的研究院下属分支。”

  像这种内部报纸,很多年轻的学者因为对自己的研究不够自信或者出于交流心得获得灵感的原因,多以匿名发表,但是报纸会将作者所属的研究院标明,以方便有同僚看到后写信到单位交流。这份报纸因为时不时有老教授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教导后生,所以在内部还是很受欢迎的。

  “哼!老朱家的这个小子,心思不正啊,不好好做研究,净搞些歪门邪道!他还好意思倒打一耙,黑白颠倒!”白胡子教授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只是在口头上逞一时快而已,他这是要做什么?”

  朱子墨要做什么,小李和老教授不知道。但这不妨碍这篇文在内部的火速传播。帝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在八卦中联系感情的传统。尤其是像这种牵扯到自己所认识的人、恃强凌弱走后门的事情更是津津乐道、恨不能同原作者一样义愤填膺。如小李所预料的一样,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便是代入了朱子墨和徐子诺的冲突。这件事情虽然很快就被上头派来的人解决,但是也没刻意宣扬解释,而且耐不住这年头大家都沾亲带故,加上上头除了对徐子诺的研究绝对保密外,也没想着完全保密,所以一时间众人脑补纷纷,朱子墨所处的机构每天都收到很多年轻研员院的书信来往。很多老教授也抱怨最近院里年轻人都有点浮躁,工作也不好好做了,凑在一起写些什么东西,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动静。

  投入实验,常驻科研院的徐子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内部杂志,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自己俨然已经成为圈子内人人谈论的焦点。有些事即使载入史册,也注定只能出现在解密档案里,供后人津津乐道;有些人即使身披红旗,满载肩章,也只能站在阴影里,成为幕后英雄。

  越是已身不足的人越善于发现别人的龃龉,而对那些伟大视而不见。自以为窥得了什么黑幕、正义愤填膺要伸张正义的“热血青年科学家”自然也不知道他们愤懑不满的主角正率领几百人的团队,正在开展的是一个怎样惊人的项目。

  时间还未走向后世史学家大肆赞美的节点,即使徐子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专注实验,也不能阻挡别人来找他的麻烦。没过几天,足有飞机场大的实验室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彼时,走动间随处可见现代高精尖设备,入目满是大型机器的研究院里,所有人都步履匆忙,忙得焦头烂额。

  穿着衬衫和牛仔裤,负手而立站在人群里的徐子诺鹤立鸡群,气质干净清雅、当他侧过脸,五官精致到不可思议,原本孱弱的青年在时光这位大师的雕琢下,渐渐长开,绽放了属于二十二世纪徐子诺的风采。这样一个人,当他清清冷冷的眼神望过来时,更像是一位即将上台表演的艺术家,而无法想象原本应该和周围各种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以及围着他的十几位航天航空类科研精英格格不入,但是显然这些年龄可以当他叔叔的研究员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眼神热切地看着眼前的青年,像是看着无所不能的神,并期望得到他的认可和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