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1 / 2)





  在军官和士兵们的注视下,只见辛玉衍飒然地在空中迈着大步、带着脚底浅青色的裙摆翻飞,如履平地一般去到了原本应当是江水中央、现在却和洪水融为了一体的位置上。

  加固了半年的堤坝大部分已经坍塌、甚至许多石块都已经随着怒涌的洪水被冲走了,只留下其余未被冲破、仍旧屹立在原地的残壁,还横亘在江水和洪水融为一体的中央。

  脚尖一点,辛玉衍落到了堤坝露在洪水外头的墙壁上。

  更细节的动作,军官和士兵们在空中离得太远、看得并不清晰,依稀间,只能瞧见辛玉衍大开大合着展开了双臂,振袖在空中飞舞间,就像是随着她的广袖在运作似的,那原本应当是深埋在洪水中的、不知所踪的碎裂的石块,忽然间从洪水中冒了出来,一点一点地填补在了残破的堤坝上。

  毫无疑问的,在洪水里、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同样有其他的石块在填补着。

  军人们眼也不眨的,看着那堤坝在他们的注视下一点点地重建着。

  按理说,那堤坝应当有许多的石块是被洪水给冲走了的。就算辛玉衍让那些石块一点一点地、牢牢填补进了残破的堤坝上,那填到最后,一定是还有一部分是空缺着的。

  怔怔地看着辛玉衍的动作、还没能回过神时,不免有军人发散着思维,想到了其他地方。

  但显然,他们的想法是多余的。那江边的不远处,便是连绵的高山。当那江河、洪水底端被淹没的、没被冲走的石块填补完了,辛玉衍便踮脚,往着巍峨的高山底下飞去。

  等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轻飘飘地跟着飞回了许多原本应当十分沉重的不规则巨石。

  那是山体滑坡、暴雨之下、发生泥石流时被暴雨冲下的巨石。

  那些军人们眯着眼,并不困难的认出了那些巨石出自哪里。

  原本,他们还应该好奇那些不规则的巨石该如何填补到堤坝上去的,可还没等他们再发出这样的疑问,辛玉衍就立即用她的行动给了他们最好的解答。

  她挥手、落下,就像是他们军队里的指挥官,而那些巨石则是她手底下的士兵,只需要她一个指令,压根不需要她费更多的心思去引导、打磨,自己便变成了最契合堤坝残壁的模样,贴合进了堤坝残缺的地方上。

  在此之前,谁敢想象,这花了将士们半年的时间、也仅仅是加固了一圈的堤坝,竟然只在一个人的手里,甚至一个小时都不到,立马就恢复到了原有的模样?

  那些看着这一幕的军人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觉得似乎是理所应当。

  当他们看见辛玉衍完整地修复了堤坝,站在堤坝上,转了个身,面对着江河之外的洪水,双手蓦地在空中结印,划出一个巨大的圆,使得在外的洪水汇成偌大的水柱,腾地飞起、汇入到堤坝之内、原该有的大江里时,他们忽然又觉得,似乎一切原本就应当是这样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辛玉衍,是那些兀地踏剑从天空飞来、于生死存亡之际拯救了他们整个军队的大师们的师父。

  当直升飞机终于有了可落之地,军人们从空中落到了地面上时,那地面上除了寥寥的水迹,和横七八落的石子、树干以外,谁还能相信这地方曾被极具毁灭性的洪水淹过?

  “洪水已退,你们可自行派人重建城市吧。我去下一个地方。”

  话音未落,那些军人们想抬头去望堤坝上的辛玉衍,却发现那堤坝上早就没了人的影子。

  第88章

  城市里的房屋建筑, 当然不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危房。决堤的洪水、哪怕裹挟着惊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但毕竟不似江水还被困在江河道里、能够不停地蓄力冲击着河堤。纵使城市中的确有房屋崩塌在了洪水的冲击之下,但到底还是极少数。

  更多的房屋,只是大大小小的有着不同程度的损毁罢了。

  也即是说,当泛滥的洪水退去,堤坝完成了重建,他们只需要清扫干净因为洪水而脏乱的街道、紧急修复好损坏得并不严重的房屋, 便可以让很多的市民重新回到城市里来, 重新维持起城市的运转。

  这就好像是, 那一场原本应该是让无数□□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洪水, 更像是让整个城市的人被迫“放了个假”、出门走了一趟、勉强让人殚精竭虑了一场, 随后又玩儿似的结束了。

  除了因为悲观而早早放弃了挣扎的人的性命,以及城市里比人们预想中要轻得多得多的损失以外, 似乎所有的一切, 在人们时隔一周再回到城市以后, 又重新恢复如常。

  一周……七天……

  如果在重建城市的过程中, 没有辛玉衍参与的话, 光凭那些军人们,七天的时间,让他们用抽水设备把洪水抽走的时间都不够的, 更何况是建堤修房的了。

  显然的, 哪怕辛玉衍自己并没有刻意显摆什么, 并且, 那些跟着辛玉衍去的将士们也未曾向除了华夏领导人以外的人们透露过什么, 但在人们的心里,似乎能让受过那样一场洪灾的数座城市,在一周之内恢复至原有的七八分模样的人,除了辛玉衍,他们根本想不到其他。

  她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的人证明了她的实力。

  此外,也还有她的价值。

  假设,辛玉衍是个平日里随处可见的一个普通人,哪怕她有功夫底子、身手再好,但她到底也还是个“人”。就像从前外国的那些政治家们会以各式各样的手段和借口劫走、扣留华夏的科学家们一样,假如辛玉衍是一个普通人,外国那些领导人势必也会采取同样的手段。

  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而每个由人领导着的国家,也必定是有属于自己国家的私心的。

  每个国家都希望那种千年难出一个、一出现就可以震撼世界的人才是出自于己方的国家的。这样,不论那人才有了什么划时代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他们就可以搞垄断,自己一家独霸了整个蛋糕,给国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如果不是,如果那人才是出自于其他的国家,那么,即便那人才不会帮自己的国家去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去占他自己国家的便宜,至少,他们也不会让人才的母国去掌握那些技术搞垄断,来占他们国家的便宜。

  双方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大国仍旧是大国,也未尝不可。

  但显然,那对于他们来说俨然已经是“最后的让步”的举措,到了辛玉衍这,也决计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他们甚至连见到辛玉衍一眼都不可能,更况且辛玉衍这个早就已经脱离了“人”的范畴,他们只有被她压着打的份,又遑论是去抓捕她了。

  在退无可退,且又不想再让更多的国家走到自己前面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终于做下了决断,暗地里偷偷展开了访华计划,约见了魏正国,商量让凌云宗同样到他们各自的国家进行授课的事宜。

  是的,商量。

  先来软的,再来硬的,这是政治家们惯用的手段。如果自己不能在其中占到更多的利益,那么和其他国家一起联手、威逼华夏,将利益平分,那也总好过让华夏一家独享。

  他们谁在乎辛玉衍是华夏人?谁在乎玄学是不是原本应当独属于华夏的?在他们看来,当他们站在“胁迫者”这一方的时候,那么于情于理,这样的知识和能力都应该像是各个国家古老的圣贤思想以及遗留的历史遗迹一样,都应该是“世界的瑰宝”。

  没有人知道魏正国和其他国家的那些领导人们经历了怎样的电光火石,也没有人知道他和他们最后达成了怎样的协议,总之,最后其他国家并没有闹起来。

  稍稍政治灵敏度强些的人们都可以猜想到,这应该就是那些国家的领导人们已经从魏正国那里得到了满意的回复了,否则,他们不可能还会这么平静,任由掀起了玄学热的华夏继续发展。

  关于这一点,一开始,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在破口大骂——

  “辛宗主是华夏的吧?玄学是华夏的吧?国外不是有什么女巫什么的吗?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咱自家国人都没学完,要放给别人去学?国家咋想的?”

  绝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这么一个想法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官博下发表言论的。甚至于,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自己国家的人都学会那些高深的道法了,但那也是他们华夏自己人传下来的,干他们国外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