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1 / 2)





  这话说得极为中肯,众人一起点头。实话说,他们之前刚听说时确实有一二怀疑,但见到真人后,那种怀疑便立刻烟消云散不说,评价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诗才如何暂且先放着,容貌确实是无人能出其右!

  “您说的极是,郑尚书。”元非晚同意道,“只不过,这事儿还是要看人。”

  前一句回答十分普通,大家都没在意;但是一听宛如神来一笔的后一句,众人即刻迅速交换了目光——

  这少女的意思难道是,她知道自己水平如何,她也并不自夸或者否认;但她对此表现出什么态度,有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是谁和她提这回事?

  郑珣毓那么说时完全是就事论事,根本不针对谁。但他听了元非晚的话,之前寥寥的兴趣突然被提了起来:“那你说,这个时候,你是该客气还是不客气呢?”

  想把皮球踢回她身上吗?元非晚微微一笑。“既然郑尚书您刚刚才提过,芷溪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这皮球又回来了?郑珣毓一愣,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照你这么说,不管是与不是,都是我的问题了?”

  “你刚才说的话,你当然得记着!”魏群玉毫不犹豫地顺脚踩自己学生一脚,也忍不住笑了。芷溪这孩子,确实有些伶牙俐齿!

  顾东隅一直坐在一边,把大家的话尽收耳底。“所以,你们看,我刚才说的话是不是比元大贴切得多?”

  所有人都点头。“知道芷溪是你女儿,你不好意思过分夸奖;但说得那么谦虚含蓄怎么行呢?这不,就让我们郑尚书被驳回来了吧?”

  元光耀的确不好意思对别人大夸特夸自己女儿,现在只能认栽:“是是,还是东隅的形容比较贴切!一定没有下次了!”

  众人一齐笑起来,气氛愉悦轻松。

  “你刚才是打哪儿来啊,芷溪?”等笑声稍歇,魏群玉才继续问。

  皇帝一家子都去了乐游苑,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对这种明知故问的题目,元非晚只当是客套话。“芷溪刚从乐游苑下来。”

  “这是见过公主殿下了?”魏群玉又问。太华公主敢这么做显然就不怕人打听,所以他觉得他的疑问很合理。

  元非晚点头。“公主殿下留我吃了一顿午饭。”

  “嗯?”魏群玉这下真疑惑了。今天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吧?那太华公主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单留一个国子司业的女儿吃午饭?

  元非晚略微抬头,先小幅度地对她爹使了个稍安勿躁的眼色,这才回答魏群玉的问题。“公主殿下找了一位宫廷画师,为我画像。”

  在座诸人都是聪明的,听到“画像”两个字,再联想下前二十余日的事情,就知道萧月宁此举到底是什么用意。

  “芷溪,你拿了个头名,上头有人想看看你的模样,自是正常。”顾东隅第一个道。不得不说,他的猜测非常准确。

  其余几个人,都在心里思忖,所谓的“上头”到底是哪一个。按照正常推理,七八成的可能是主管这件事的皇后吧?

  皇后对于德王妃的倾向,众人心里也都有谱。这会儿,与其说皇后想见见拜月的头名,不如说是皇后想知道鱼家女儿鱼初的竞争对手斤两如何!

  元光耀一听画像,心里就不怎么高兴。不过他敏锐察觉到了女儿的眼色,并没把这种情绪表露出来。此时听到顾东隅那么说,他只关切地问了一句:“你刚才说出了个意外,便是这个?”

  “确实如此。”元非晚又点头。

  顾东隅不着痕迹地看了元光耀一眼,心道幸亏自己和老友说得早。

  要是元光耀现在的反应和他刚和元光耀提考虑德王当女婿时反应的激烈程度一样,这事儿就要不好办了。他们和魏群玉、郑珣毓这样的皇帝党的交情一般,刚开始接触不久。若是让他们知道元光耀其实不愿意把女儿嫁入皇家,就有可能觉得元光耀对皇帝不够忠心。吴王已经有这么口黑锅,元家可不能再背一个!

  “那情况如何?”他直接顺着话头问了下去。

  元非晚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感觉一切正常,但后面会怎样,就不知道了。”

  除了元光耀和顾东隅,剩下的其他人几乎都多看了元非晚一眼。看来,她自己也知道皇后的偏向!要不然,以她这种美到极致的容貌,鱼初哪里比得过?

  魏群玉眼睛微眯。

  一般情况下,他只关心朝堂大事如何,并不在意王爷的正妃侧妃是谁。但是姻亲带来的裙带关系,正是朝中某些事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正妃,因为正妃背后的娘家通常都会坚定不移地和那个亲王绑在一起——

  说句不客气的,当朝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太子和以李庭为首的太子党。

  太子弱冠之前,李庭便瞄准了这位将来的皇帝,这才拼尽全力地把长孙女嫁过去;在拿到太子妃的位置后,李庭表现得更是明显,一切以太子的利益为前提,有时候甚至隐隐越过了皇帝……

  对此魏群玉表示,李庭那个老匹夫,现在好像很是殚精竭虑地为太子打算,实际上还不是为自己的将来?想想看,若是太子顺利登基,李庭不仅是他朝堂上的宰相,还是他后宫之首的父亲;那可是分分钟权倾天下的节奏啊!

  用一句可能有点夸张的比喻,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另外,若是要提有希望和太子分庭抗礼的亲王,那无疑是前几个月主动回到都城的德王。虽然萧欥自己并没显出什么野心,但他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皇帝还亲赐他上朝听政,说不得心里有些别的想法……

  所以,在一票王爷都要娶妻的情况下,魏群玉就关心两个方面:一,太子打算娶谁进东宫(这在很大一个方面昭示了李庭的势力触角所至);二,德王打算娶谁做正妃(这有可能代表了德王到底对储位有没有想法)。

  而在太华公主留元非晚画像交给皇后这件事上,魏群玉就嗅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味道:太华公主对元非晚的态度比较热络,很可能源于偏爱;但从皇后那边看,这事儿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不仅魏群玉这么想,郑珣毓也这么想。

  目前,他对太子和德王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但他对李庭特别地有意见——野心极大、以权谋私、拉帮结派……只恨他还没抓到确实的把柄!

  这么一来,他就不免怀疑,盛朝的基业交到太子手里,会不会被李庭毁了。

  然而,不管是什么想法,在皇帝还好端端的时候都是空谈。郑珣毓很快抛掉了太遥远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敢大胆地说一句:无论是谁娶了芷溪,都是极有福气的。”

  众人纷纷交换目光,继而点头。可不是嘛!不提吴王也不提元光耀,光论本身,元非晚就把长安城里的所有贵女都比下去了!

  “就是,年轻人好啊!”有个御史这么说,颇有些艳羡的样子,“咱们这种老掉牙的家伙,就不必指望了!”

  这自嘲又引起了一阵不大的哄笑。因为相比于这个,他们更关心元非晚嫁给德王、或者不能嫁给德王对朝中局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不过这些并不好说。魏群玉暂时放下自己的发散思想,主动把话题岔到了无关紧要的日常上。

  几人又坐了一会儿,元光耀瞧着时间差不多,便先起身告辞了。他和顾东隅与其他人的关系还在起步阶段,先走是正常的。

  顾东隅一直都很识相,同样告辞。不管是从给元光耀帮忙、还是给自己帮忙、亦或者给德王帮忙,他们都应该从朝中清流入手。然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步靠近比较稳妥。就算今天他们谈论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那也是为今后打下基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