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郁兮咬着唇笑,脸上挂着梨涡得意洋洋的左右摆头,“万岁爷别问那么多,反正下回过节,我们一家人就能够同桌吃饭了。”

  不论他怎么追问,她就是咬紧牙关不松口,坚决不透漏任何细节,听话音,在礼亲王一案上,太皇太后已经转变了态度,开始赞同他的决定了。至于这个结果是如何达成的,他又是如何跟太皇太后达成和解的,不用多想,皇后这个和事佬的角色功不可没,但是对于整个过程,她却守口如瓶,只是给了他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他在整件事的尾声才参与进来,遮掩了复杂的转折,只留下开心喜悦同他分享。

  那双分外嫣红的桃花眼说明了一切,皇帝唔了声,又把面色埋了下去,继续动起笔来,郁兮心里酸酸的,随他一起垂下脸,截住他的目光,泪眼相望,她动情的笑:“万岁爷眼睛红了……”

  “桓桓别闹……”皇帝意乱情迷,强迫自己去看眼前的奏折,他不敢深想身子不灵便的她在暑天里来回为他奔波的样子。

  他心里所想,她都懂,郁兮拿手绢擦他眼尾的水汽,体贴的笑,还不忘给他找了个台阶下,“你看天气这样热,万岁爷眼窝里都出汗了……”

  “桓桓,”皇帝丢开笔,把掌心覆在她的怀里,“朕不忍心,朕不舍得,今后别再为朕委屈自己,你陪着朕,每天开开心心的就好。其他事情由朕负责。”

  “我不委屈,”郁兮笑道:“我是皇后,帮万岁爷分担一些烦恼也是应该的,万岁爷把重心放在政务上,家务事有我在呢。”

  皇帝吻吻她的耳颈,“朕能娶到桓桓这样的皇后,是百世修来的好福气。谢谢你。”

  “不客气。”郁兮纠正了他很多次,皇帝还是不改口,她也就习惯了。他习惯把对她的爱意和敬意浓缩在谢谢这二字之间,他不认为她应该理所当然的为他付出,她值得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这是他赋予这个词语的含义。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万岁爷,”她轻轻揉一揉肚子,“今日又验了脉,烟琢说我的右手脉疾,太阳脉浮,尺脉右偏大,脉象表明,这孩子其实是位姑娘。”

  皇帝一怔,稍显意外,但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反应,捡起一本奏折随意翻看着,“就知道酸儿辣女这种说法不能当真,朕一直以为是位阿哥,这两天还想了个名字,看来是用不上了。”

  郁兮挂在他的脖颈上荡秋千一样来回摇荡,“什么名字?万岁爷说来听听。”

  不像以前总是督促他以政务为重,今天她出奇的黏人,像含化在口中的糖食在齿间流连,细品香甜,不舍得嚼咽。皇帝丢开奏折,专心来应对她,“宗室里他们这辈人是“子”字辈的……”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她手心勾勒出“子”字的笔画,“……这个“子”。美士为彦,朕想的名字是“子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不过既然是位格格,也就不必遵照字辈一说,全凭朕跟桓桓的心意为她取名字。”

  她笑,“子彦这个名字寓意真好,万岁爷也为我们家格格想个名字吧。”

  皇帝垂眼,抚着她的手背凝神想了想,“既然是在苏州怀上的,苏州赋予我们的孩子,不如就叫“苏予”吧。小字就用他们吴地那面对小女儿家的叫法,取“囡囡”二字,桓桓觉得如何?”

  囡囡,仅仅是含在舌尖就有一种疼爱亲昵的韵味,郁兮甚至感觉皇帝要把自家姑娘的名字与姑苏吴地挂上关系,更多是为了这个小字而去的,这位阿玛将来应该会更加宠爱姑娘多一些吧。

  不知不觉泪水就充盈了眼眶,郁兮微微哽咽着笑道:“我太喜欢这个名字了。”她拉起皇帝的手,轻轻按在自己的腹上,“子彦,苏予,听听阿玛为你们起的名字,喜不喜欢?”

  皇帝的手剧烈抖动了下,蜷起掌心握紧了郁兮的手指,愕然抬起头,好似猜透了什么,但又不敢相信,“这……”他讲话都结巴了,“桓桓,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朕?”

  郁兮忍得辛苦,憋了半晌,就是为了等这一刻,之前怀子的消息出世后,她懵了,也就错过了皇帝第一时间的反应,再见到皇帝时,他平复下来的心情削弱了他面上情绪的表达。

  这次她玩了个把戏,设了个陷阱,他上当的那一瞬间,眼眸中波澜壮阔,欣喜万分的水流湍急,翻涌起又惊又喜的浪头,水花四溅扑面而来,沿着她的眼尾顺流而下,在梨涡中汇聚成两汪清泉。

  “还嫌我话说得不够明白么?”郁兮狠狠的点头,仍是笑:“恭喜万岁爷儿女双全。”

  盛夏最鲜明的特征是热意凝结的一片寂然,其中万声蝉鸣,分辨不出是静止成全了鸣聒,还是后者衬托了前者。

  对于皇帝来说,从幼年时期开始他所做的争取严格来说都不算是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很多是本能衍生出的行为举止。独自在阿哥所读书奋进是为了谋一条生路,满足那些虚荣浮夸的野心,少年时走南闯北是出于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是欲望的驱使。时至今日,坐在御案前指点江山是出于责任和敬畏。

  其实那些追逐都不是具体的存在,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衡量和裁决,得到以后会觉得释然,甚至不曾去回味。人的本性从来都是贪得无厌,而他永远不满足。他总觉得漫长无涯的岁月中缺点什么。

  郁兮的到来为他做出了诠释,她不单纯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他身边,她深入他的骨髓,触及到他身心各处的细枝末节,以前他总觉得孤独,以为这是人生在世的常态,可能这辈子都走不出这样的境遇。她来了,然后打翻了一切。

  现在他坐在偌大的桌案前,上面摆着各个州县上传的奏折,这一方木质和纸页构建的世界,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万千。他偶尔仍会感到孤独无助,然而他突然就明白了这样的感觉会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摆脱,无法完全从中抽离,不一样的是,有她的支撑,那种感觉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出现,对他造成困扰了。

  现在她身躯里又酿出了两脉骨血,这才是在他心底扎根下的一份牵念,这不是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期许,它会成长茁壮,日渐丰满,一直存在陪伴着她,一眼看不到尽头,望不穿。

  欲壑难填,在这一刻他不再执着了,他开始懂得缓下脚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沉醉片刻。

  皇帝起身把臂弯里的她放在紫檀御安上,她坐着,他站着,她胳膊圈着他的脖颈,眼聚清波,平静如镜时,映照出他们的未来。

  “桓桓,”他只是静静望着她,“我爱你。”

  当下,他抛却那个尊衔,不再受身份的牵累,这时,他就是一个即将为人父普通的男人,对他的结发妻子,道一句简单的问候。

  廖廖几个字,是他的深情无量,郁兮一直以为人只有在难过的时候才会落泪,跟他在一起后,尝了很多甜头还是会哭,这才懂得原来情深意切,更值得用泪水来庆祝。

  这次的算计,诈了他,也诓了自己,情意绵绵宣泄,郁兮唇瓣上雨水淋漓,轻轻颤巍着,她点头,迎上了他的吻,风月缠绵,情愫缱绻,盛夏也噤若寒蝉。

  她跟他斗靶子,使心眼,要看他最脆弱的一面,他识破了,把最真实最热烈的感受都倾情献给她。

  “万岁爷,”她笑靥如花,“你说子彦和苏予谁会最先降世?”

  皇帝理所当然的道:“年长的要照顾年幼的,还是让子彦当哥哥比较好,将来长大了,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守护妹妹一生周全。”

  她果然没料错,阿玛的软心肠还是更偏向女儿多一些。郁兮贴在他的脸上发笑,“我们家囡囡是个顶顶有福气的姑娘。将来长大了做额娘的贴心小棉袄,做阿玛的皮坎肩,给阿玛额娘的心头遮风挡雨。”

  她笑声在他心底回荡,她抚着肚子,皇帝望着她的侧影,默然的笑,也许这就是两人相爱的意义,能够看到未来的前景,同时也有无数新鲜诱人的未知等待他们前去探寻。

  第85章 中秋

  炎热的夏天像只火炉, 外出必要经过一番滚烫的炙烤, 郁兮一人出行其实是载着三人的体热, 稍微有所行动,浑身冒汗就像泡在水里一样。

  知鱼亭的锦鲤们她也没精力去喂养观赏了, 开始安心在念碧堂养胎, 皇帝心心念念, 终于完成了在圆明园福海东岸种一片稻田的愿望, 五月间插的秧, 到了七月中旬水稻成熟了。

  在这期间,皇帝时不时的会在闲暇时间到田间查看秧苗生长的情况, 他的查看不是简单的查看,是深入地头,近距离的观察, 夏天水多的地方容易滋生蚊虫,皇帝经常踏着腥湿的足靴回来, 皮肤裸露的地方难免遭受叮咬。

  郁兮不明白他为何要执着于在圆明园种田,“万岁爷何必受这样的苦呢?宫里又不缺口粮吃。”

  他坐着,她站着, 皇帝把脸贴在郁兮的胸怀里,用掌心感受她愈发明显的胎动, 安静趴着让她给他脖子上蚊虫叮咬的地方擦药,“宫里没有这样大的地方,只能就近种在圆明园中,雇的那些人手都是旗下失去家业的旗兵, 等收了粮让他们均摊,督促这些懒汉们能有口饭吃,少上别人家门口前厚着脸讨折箩。朕当然也不是白白给他们地种,给他们粮食吃,京城的气候不适宜种水稻,圆明园水脉多一些,朕开垦田地主要是想通过这块地中水稻生长的情况估测南方各省稻米的产出,朕若是能在京城把这块地伺候好,倘或不是老天爷不赏脸遇到灾害,南面更无理由搪塞,每年漕粮运输的数量,朕心里就更有数了。桓桓,你是不知道,这朝中的大臣个个都想从朕的手里讨便宜,特别是南面有几省的巡抚,每年都有借口上奏朝廷,申请截留自省的漕粮作为己用。朕要必须保证京畿粮草储备充足,所以不得不事先提防他们投机耍滑......”

  皇帝不是一个囿于桌案前,单纯通过奏折获悉天下的君王,只要有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切身实地的出门去体验去感受,这样的方法更务实准确。

  很多事情,比如说坑家败业的旗兵们聚众要饭成风,是她刚入宫那日礼亲王和福晋佟佳氏提起来的话题,当时她记得皇帝并未针对此事发表任何言论,可是他都默默记在心里,随后想办法做出改善,在政务上他是一个关照细节,心思无比缜密的人。

  要做一个身体力行,在精神上也双双付出的好皇帝,注定更辛劳,她跟着也心疼。

  郁兮帮他上完药膏,又拿太平车为他按肩,“万岁爷这样做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不仅能给那些旗兵一个饭碗安身立命,还能借此了解南方的农业,就是这样太过操劳了,万岁爷答应我要顾忌身子的,龙体安康,我跟子彦,苏予还有整个大邧江山子民才有安稳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