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这就好,”周驿道:“奴才怎么好意思抢王爷的功劳,这都是王爷的安排。”

  活落小砚子,小喜子的帽尖直打颤,敬和格格脸上的花影丛丛衰败了一大半,周驿有些回过味来了,一提他们家王爷的名头,她脸色就垮,看来这不高兴的源头来自于恭亲王啊!可这到底因为什么呢?

  若要顺着周驿的话往下说,难道还要她给恭亲王道谢不成?她也想知道面前这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让她住进自己福晋的正殿里,只不过目前不是合适争辩的时机。

  郁兮的心里很乱,勉强伏下心静下气,抬眼看向他道,“王爷是来接我入宫的吧?时候不早了,我们这就出发吧。”

  入眼的是冬末时节,万事寂寥当中的一抹青翠,他品月色缎平金绣棉纹氅衣透着湖面微澜似的绿意,那只红缎的荷包作为唯一装点的行头,就像他这个人,色泽鲜明,出现时便会惹人注目。

  他眉头锁着疑问,答非所问:“怎么了?”

  怎么了?看来他察觉到了她的不快,郁兮有些后悔不该表现的这样明显,他毕竟是出于好意才将她留宿在王府中,锡晋殿的居住条件有可能是后院所有殿所中最优越的,他盛情款待她,可能是存在越界,违规的嫌疑,不过这是他的待客之道,既然他担心她在室外吃饭受凉,怎么会安的坏心呢?她如果能早些想到这点,大概就不会怀疑他是何居心,从而在他面前使性子了。

  这般想着,郁兮非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是自己太过矫情了,“没什么?”她装出很无辜的样子,“王爷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你的意思?”

  突然之间由阴转晴,她坍塌的嘴角也再次矗立起笑意,恭亲王一时难以适应,眉头舒展的过程就显得有些不自然。

  不过据周驿察言观色,还是觉得恭亲王最近随机应变的能力进步了很多,不像之前那样,甭管面对谁,都是一副冷到结冰的面孔示下,跟着敬和格格,恭亲王学会了放松表情,放松声调,甚至学会了笑,其实他觉得是件好事。

  宫里是按照培养诸君的方式来培养恭亲王的,他本人身上确实处处彰显出成功被培养后痕迹,比方说神态管理这方面,恭亲王能够按照要求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好厌不言于表,心事不于人知。

  周驿作为伺候他十几年的太监,也不敢说对恭亲王有十成的了解,他对他的脾性摸透得八九不离十,可若说恭亲王内里的乾坤,外人可以窥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隅,他所呈现出来的这部分,也仅仅是他想要让人看到的样子而已。

  可恭亲王也是人,表盘上的指针也有走累罢工的一日,何尝一个食五谷,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王爷。

  敬和格格是第一个让恭亲王允许自己露出破绽的人,在她的面前,他眉眼字句间有了人情味,甚至打破某些自我限制,比如说在军中合众唱戏,这一举动敬和格格不是主因,却也是诱导的因素之一。但愿这位格格不会是最后一个开启恭亲王封闭内心的人。

  他这面费力琢磨,那面两个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又聊起了院子里这两株海棠,恭亲王也说北京春迟,“古人云:“燕地三四月,江南二月时。”,江南那面“春风又绿江南”的风光,北京城至少要等到三月份,当初也是见这两株西府海棠开得好,我才选择把王府建在这里。也算是我的私心作祟吧,圈进我的院子里,外人就看不到了。”

  两人同时抬头望向树冠的顶端,郁兮从树叶枝隙里看到了完全放亮的天色,透着一丝蓝。“花开的时候一定很漂亮。”她喃喃道。

  她想,他把锡庆殿建在这两株三百年寿命的西府海棠前,是想给他未来的福晋栽种一方全北京城最美的花香吧。

  闻声他看向她温静的侧脸,花开的样子年复一年他见过无数次,能想象得出来,她站在花影下面会是什么样子。

  锡庆殿是给他那个目前为止并不存在的福晋所建的,以他的年纪,早该娶亲了才是,他并不排斥婚配这件事情,只是私心里对婚娶的对象要求比较严苛,她也许是个帝都簪缨世族家的小姐,也许是位边疆部落的格格,又或许是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不管是谁,他期待的是那种榫卯契合的感觉,只要是对的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她来,然后送她一片花开。

  但这不过是他的标准,他深藏于心,幼稚可笑的憧憬罢了。他的福晋,届时会由宫中斟定,不管是谁,只要能带来足够的人脉和利益,已然足够,感情是不需要考虑的范畴。

  “的确漂亮,”他道,“到时花开,有空的话我带你来看。紫禁城以外北京的春天,除了我府上的海棠,也就是崇孝寺的牡丹,法源寺的丁香尚可一看了。”

  郁兮看过来,嘴角伴随着花香花开,笑着说好,他是认真的,她却只当他随口一说,等他娶了福晋,遇见了那个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人,欣赏恭亲王府这两树海棠花的队列里,应该不会有她的名额。

  两人说笑,周驿有些不忍瞧,这一幕岁月静好太过难得,看得时间越长越品出忧伤的味道,垂了眼上前打千儿,“回王爷,格格,不是奴才打扰您二位的雅兴,实在是因为时候不早了,该出发入宫了。”

  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事后多年回想起来,那时恭亲王府的西府海棠还未开花,有两人立在树下,谈论它们花开的样子,说着说着仿佛就有花瓣飘落下来,花香满园,然后一太监催促他们离开。

  海棠花留在了原地,离开的人揭开了下一段人生的篇章。

  前往宫城的路上,伴随着车厢外的马蹄声,觅安问,“格格难道就不生气么?六爷让您住恭亲王福晋的主殿,传出去难免会被人说嘴。”

  郁兮道:“之前我也这么想,可后来我又觉得他应该不是故意的……”

  听完她曲折挣扎的心路历程,觅安了然道,“格格这么想好像没什么错,奇怪了……”

  “哪里奇怪了?”

  “之前奴才帮六爷说话的时候,您总让我留着心眼,不能轻易相信别人,您瞧您现在对六爷评价多高。”

  如果不是觅安发现,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内心对恭亲王态度上发生的转变,她嘬着腮思索,“我是觉得他没有故意而为之的必要,今天他没有捉弄我,也没有办我难堪,能图我什么呀?我也不能随便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不对,这件事只要不被人大声上外面宣扬,应该没有人会在意的吧。不过他这热情好客的毛病是得改改,怎么能让外面的姑娘随随便便就住进自己福晋的寝殿里呢?”

  “热情?”觅安听得瞳孔放大,“格格,也就是您能瞧出六爷的热情,那张脸奴才瞧一眼就觉得害怕。”

  “我怎么不觉得,”郁兮在脑海里描绘那张脸,“他这人吧,是不怎么爱笑,可也不是凶神恶煞的模样,哪里会让人觉得害怕呢?”

  觅安道:“六爷待格格跟别人不一样,您怎么会觉得害怕呢。人家送你千里镜,还要带你去看花呢。”

  郁兮似乎看得很明白,“说来说去,还不是有求于人,低头办事这个道理来着。”

  这样的论调两人之前也讨论过,彼一时觅安会认为这个解释很合理,此一时,她感觉到这样的解释逐渐变得不完美了,原因在恭亲王的身上,不知具体从何时起,她开始觉得这位王爷对郁兮隐隐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情分。

  作者有话要说:  磨蹭完了,明天入宫。

  还有男二已经出现过了哈哈

  第22章 朱阙

  马车一路飞驰,撩起窗帘向外看,窗外过路的景色一闪而过,看得并不真切,待马蹄的节奏真正缓慢下来直至停止,郁兮心低像雨水泼溅的湖面,紧张的起了波纹。

  叩响车轸的声音响了起来,有人在外面打起了车帘,她深深吸了口气,迎着车门圈定出的那片光亮而去。

  在车厢里候得久了,炭火的气味浑浊凝重,下了车呼进口鼻间的是北京早晨干净清冽的空气。铺天盖地的是醒目的红,然后是沉淀下来的黄。

  郁兮见过很多次辽东的日出,晨曦喷薄而出,光芒万丈,就像午门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大片浓烈的色彩被人为采用,在视觉上是一种强烈的冲击。

  东西北三面朱红的城台相连环抱,重檐的庑殿顶形如雁翅,她仰面朝天,站在它丰满的羽翼下,望着那一排排伸展欲飞的鸟羽在额前掠过。可以想象这道门之后,究竟是个何等富丽堂皇的世界,这座宫城完全符合她想象之中的宏伟,超越她想象之中的神圣庄严。

  恭亲王下了马带她前往午门的西偏门,门外左右合立石碑,碑身两面分别用邧,蒙古,回,藏四种文字镌刻着“至此下马”的字样。

  穿过东西雁翅楼,阙左阙右两门以及午门合抱的五凤楼,是昨晚他同她讲过的金水河,金水桥,御河上横跨着五座白玉石桥,像极了横贯他腰间的金玉束带。

  一个人,就是他所在那座城的缩影。

  行走在桥上,刚刚解冻的河水有寒意翻涌上来,水声后是大面积的飞阁流丹,飞檐反宇,这里是远离市井的人间富贵处,是权利和荣耀的浓度达至顶峰的一国枢纽。身临其境更让人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