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回到讲堂,唐慎摸了把后背的汗。他拿起书,听讲习开始上课,思绪却慢慢飘到了一个时辰前的崇圣祠中。

  天子临雍,这已经是唐慎这一生最大的机遇之一。

  而且,他竟然可以面圣!

  唐慎今年不过十五岁,他再如何天资聪颖,旷世奇才,距离穿到这个时代也才三年,而明年,也就是第四年他就要参加春闱会试了。他一旦过了会试,考上进士,随即就要参加殿试。古往今来,从未有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位列三品大官,只有进士,才能当大官。

  想要进三省六部,想要大权在握,至少得是三甲提名!

  若无三甲,便要看靠山后台。

  王子丰年仅二十五,便是当朝户部尚书,一来因为他当年状元提名,得皇帝亲笔题字“状元无双”。自步入仕途,便深得帝心。二来,因为他是王子丰!

  琅琊王氏,在朝中有官衔者,三十六人。五品以上,十人。四品以上,五人。三品以上,三人。户部尚书王子丰,官居二品。当今的中书省右相王诠,乃是王子丰的二叔祖,官居一品。

  唐慎没有后台,想要上位,只能靠帝心。

  从半个月前被林祭酒告知要“天子临雍”的那一刻起,唐慎就在想,天子为何要临雍。

  天子临雍是古来的一个惯例。帝王重视文生,来国子监向学生讲课,表现对儒家学子们的关怀。天子临雍在前朝发生过很多次,本朝却少了。尤其赵辅即位后整整二十六年,这是他第一次来辟雍宫。

  赵辅不会平白无故地来辟雍宫讲课,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过去这一年来,发生了许多事。南方雪灾,西南地动,辽人意图撕毁条约,谋划夺取大宋国土。但这些都不至于让赵辅来国子监、朝一群举人学生讲课。只有一件事……

  “钟泰生死了。”

  钟巍一死,众儒自殉。

  天下学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赵辅来辟雍宫授课,就是为了笼络天下士子的人心。

  唐慎有此猜测,却没想到,为了笼络人心,赵辅竟然还亲自见了他们三个国子监学生。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绝不能错过。

  在国子监中,哪怕唐慎说了再“稚子之言”的话,只要他没有大逆不道,赵辅就不会要他的脑袋。因为才刚结束天子临雍,要是赵辅立刻杀了国子监里的学子,他天子临雍的目的便毁于一旦。

  所以唐慎兵行险着,以“稚子之言”,获取帝心。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帝心,这都是他未来上位的根本。

  世上没有至清的真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更是无耻笑谈。

  他骂的这句话,骂的是钟泰生,骂的是跟着钟泰生自刎身亡的诸位大儒!

  先生啊……若是还在世,怕不是会一脚将他踹出门,怒骂一句“泼皮”吧。

  唐慎撑着下巴,看着书上的字,忽然觉得自己的脸皮好像更厚了点,心也更黑了点。

  他自然不知,入了夜,赵辅回到宫中。他先是沐浴更衣,到请神台上,打坐修炼了一个时辰,吞吐天地灵气。等到快要入睡,大内太监总管季福为赵辅更衣,赵辅忽然想起来:“今日那个国子监的学生,倒是有几分意思。”

  季福一惊,他下意识地想到的是梅胜泽的脸孔。但是季福并没有吭声,他在脑中又仔细揣摩了几遍,道:“官家说的,可是那个戏言‘君子之交’的监生?”

  赵辅没再回应,他换上苏绣的睡袍,季福蹲下身为他脱靴。

  赵辅道:“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季福苦着脸:“奴才不知。”

  赵辅:“哦。”

  伺候赵辅入睡,过了一个时辰,季福才离开皇帝寝宫。他招来自己的干儿子,道:“你明日一早就去国子监林祭酒的府上,让他明日散朝前,将今日那个监生的事情送到我这来。就是那个年岁最小的、长得俊俏的监生。告诉林祭酒,洒家请他帮这个忙,他日定会还上。”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老王:这章算是有我的戏份吗?

  福娃【指着四个“王子丰”三字】:当然算!

  第36章

  散了朝, 天才蒙蒙亮。

  开平皇帝赵辅在宦官们的簇拥下离开垂拱殿, 到请神台上修炼打坐。长明灯在铁架上放置了一整排, 小太监们小心翼翼地给油灯里加油,生怕火烛熄灭。请神台内,四围都是白色帐幔, 仙气飘飘。

  打坐了一个时辰,赵辅轻声细语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季福立刻从殿外进来,伺候皇帝更衣打扮, 皇帝这是要去勤政殿批阅折子了。他道:“已是辰时了, 官家。”

  赵辅“嗯”了一声,又被太监们簇拥到勤政殿。

  大宋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二十六年前赵辅刚即位时,还十分勤勉, 事事躬亲。但十二年前某日深夜,赵辅批阅奏折时忽然昏厥过去。醒来后, 他便痴迷修仙,欲求长生不老,也将政务权利放下去不少。小事由六部自行打理, 大事还有中书省和枢密院。

  送到赵辅这儿的折子, 每日最多不到百件。

  赵辅手持朱笔,在上面批阅道:“已阅,可。”

  审阅了四五十张折子,赵辅眯着眼躺在罗汉榻上,季福手脚轻缓地给他捏肩。主仆二人相识四十余年, 季福用太监独有的尖细嗓音,轻声说道:“官家,可还记得那国子监的小监生。”

  赵辅眯着的眼缝里闪过一道精光,但懒洋洋地嗯了一声。

  季福道:“奴才打听到,那监生名为唐慎,是姑苏籍贯。有名的国子监才子,馆课第一。”

  赵辅兴致平平,没有搭话。

  季福心里暗骂一声,手上的动作、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恭敬仔细。

  君心难测,昨日夜里皇帝还想知道唐慎的事儿,这才过去一晚,皇帝就没兴趣了。季福倒是没替唐慎惋惜,这种连举人功名都没考上的,还入不了他的眼。只是他特意托人找林祭酒要的东西,如此就成了废纸,白白浪费了一个人情!

  赵辅起了身,季福为他倒水。

  总归是想换点什么东西,季福又道:“奴才听说,那唐慎原来是傅渭傅大人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