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大汉再三推辞,最后实在推不过,跟着唐慎回了家。

  唐璜是个小姑娘,在家里很凶,但对外的事一向很听唐慎的话。四人回到家中,大汉和他的老母亲殷勤地帮着打扫做饭,忙里忙外。没出两日,四人便亲如一家。

  这大汉姓姚,叫姚城,家中排行第三,别人就叫他姚三。

  姚三硬要喊唐慎为小东家,觉得自己是被雇佣的,唐慎拗不过,就随他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四人忙着做果子汁。庙会上他们接了不少订单,有了姚三和姚大娘的帮忙,一百多斤果子汁全部做完。中间还接了一些额外的订单,八月初始,唐璜数着新到手的十六吊钱,每晚都要抱着睡。

  晚上吃完饭,唐慎坐在屋外晒堂上,盘算起了穿越后这半年赚到的钱。

  “……再加上今天早上的80个铜板,二十三吊钱了。”

  姚三跑出来:“小东家,屋里被子都整好了,天都黑了,快进来歇着吧。”

  唐慎抬头看了看天空:“今晚月色不错,明亮得很,你把唐璜和姚大娘都请出来,咱们晒会儿月亮,正好我也要说个事。”

  姚三一头雾水地去请人,四人坐在晒堂的木头椅子上。

  姚三:“小东家,你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吩咐?”

  唐慎点点头,看向唐璜:“钱都被你藏着呢,说吧,咱们家现在还有多少钱。”

  唐璜惊恐地抱住双手:“你、你想做什么,你可不许动我的钱!”

  唐慎哭笑不得:“唐小老板,那是你的钱?那是咱们家的钱。别胡闹,问你呢,是不是有二十三吊多?”

  小姑娘不情不愿地点头,含含糊糊地说了个数字。

  唐慎:“没听清。”

  “二十三吊四十一文!姚大娘,他欺负我。”

  “行了,别装哭。”数字和唐慎算得差不多,他道:“是这样的,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在赵家村待多久。我就实话说了,过两天我和唐璜要去姑苏府,以后可能也不会回来了。”

  姚三:“这……”

  唐慎:“姚大哥,我也从没把你看做是佣人,我们要走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套房子我们也一定会卖掉。如果你和姚大娘愿意,可以跟我们一起去姑苏府。要是不乐意,后屋有个小房子,那处我可以不卖,算是送给你们。”

  姚大娘道:“这怎么使得!”

  唐慎道:“姚大哥还没在赵家村立稳根基,大娘也别推辞了。”

  母子二人面面相觑。

  姚三想了想,一咬牙:“小东家,您给我一晚时间,让我好好想想。”

  第二日清晨,姚三找上唐慎:“小东家,我们和您一起走。我和娘本来就没个家,是你们给了我们安身之处。再说你们兄妹还小,去姑苏府也实在不方便。”

  唐慎:“要是因为担心我们兄妹年龄小,在路上出事才一起走,姚大哥你可别想这个。”

  姚大娘从屋里出来:“就你这个大老粗,不会说话。小东家,您可别听他胡说。大娘虽然老眼昏花了,但是我看得出来,小东家以后是有大出息的。三儿跟着您,才有出路,我们要和小东家一起走。”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其实姚三肯跟自己一起走,唐慎也松了口气。有句话他说的不错,两个小孩独自去陌生地方,总是不方便。哪怕唐慎骨子里是个二十多的名校博士生,他外表也是个孩子。真半路遇上坏人,十个他都不如一个姚三。

  确定了十天后要走,唐慎和姚三便开始着手准备行囊。

  先找买家,把唐家这房子卖了。还有唐秀才原本有的一亩田,也卖给了凉茶铺的老夫妻。那亩田本就租给他们耕种,唐秀才从来不会种田,如今卖给他们,也非常方便。

  东西准备好,再租了辆驴车,唐慎手头还剩下三十吊钱。

  听说唐家兄妹要离开赵家村,村里人都来送行。

  唐秀才是村子里少有的秀才,虽然他迂腐不爱和邻里走动,但与村里人也没什么间隙。唐慎和唐璜更是乖巧可爱,他们卖果子汁后,每日与村里人相处,大家都对这兄妹俩十分喜爱。

  凉茶铺的大嫂塞了一袋馒头给唐慎:“小唐郎,可别在路上饿着了。”

  邻居大婶也给了一袋衣服:“都是我儿以前的旧衣服。小唐郎,可别嫌弃,我听说那姑苏府的东西可贵着呢。”

  “小唐郎,怎么就要走。”

  “小唐郎,你们这一走,以后可不是没果子汁喝了?”

  唐慎苦笑地连连点头:“是,小唐郎走了。”

  “嗯,小唐郎有时间一定会回来看看。”

  “小唐郎肯定不乱花钱。”

  得,他自黑行了吧。

  姚三和姚大娘把村里人送的东西都收下,放在驴车上。

  快走时,唐慎站定在曾夫子面前。头发花白的老人低头看着唐慎,看着这个只有自己胸口高的小儿郎。他哼了一声,朝唐慎扔了一个包裹:“好好读书!”说罢,转身离去。

  唐慎注视着曾夫子远去的背影。

  村长道:“小唐郎,去姑苏府读书也别忘记我们赵家村。”

  很多村里人都以为唐家兄妹搬家去姑苏府,是为了读书。

  唐璜骄傲地说道:“我哥一定会考上功名!”

  “考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