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帝王之友(重生)第10节(1 / 2)





  一暗红色短衣男子骑在马上,皮肤黝黑,五官稍显钝拙,用物却都透着低调的奢华。他看着车队连忙跳下马来,对着崔式拱了拱手朗声道:“堂弟!”

  “二堂兄!多年未见,你亦如此英姿勃发!听闻你如今也做了羽林中朗将,可倒真是前途无量。”崔式脊梁笔直,潇洒的从马上跳下,脸上笑容有一丝不着痕迹的紧绷,与跟南邦会面时全然不同。

  “堂弟亦是,你十二三年前走时还是个跟我们一同玩闹的小子,如今却是这般气度,倒像是建康才是京都。如今调职回来到鸿胪寺,那里倒是能让你大展拳脚的位置。”那位二堂兄笑道,看来是长房里,崔式那一辈的叔伯,算来应是南邦的哥哥啊。

  崔季明回头扫了一眼,却发现贺拔庆元似乎不喜欢面对这么多崔家人,不知什么时候悄然离开了。

  崔式道:“鸿胪寺也不过是接待外宾备下礼仪,我都三十多岁了,还干着刚出世的毛头小子的活,这有何值得夸耀的。”

  “阿耶不知有多想你,以前你在京中之时,两房关系便好,你读书都是阿耶跟我们一同,他可把你当成我们的亲兄弟了,咱们也不要在这城门多说什么,想你奔波一路必定累了,走!”二堂叔不是个特别会应付客套的人,他言简意赅的上马,领着一帮浩浩荡荡的仆厮往京城的门洞里走过去。

  马车颠簸,穿过门洞迎来了长安内的第一束光,走的西偏门,并不能让妙仪与舒窈看到主城大道宽阔只映向宫城与天空的样子,可西城内来往人流喧闹欢声却让人仿佛即将触碰到这长安城的轻狂热情。

  这一路这还都是在坊外,西市坊内才是热闹非凡。由于如今大邺军力渐弱,河西走廊多次遭突厥人占据洗劫,长安城的外来人口已经算是少了。但古代一个五十余万人口,外域血统人就有万户的庞大城市,几乎是雄伟热闹到可怕的地步。

  马车从大道绕至各坊之间的窄路,从各个坊市门口可以往里窥见一点热闹样子。

  且不说层出不穷的店铺酒楼,甚至亦有二层的棋院阁楼穿来捻子声,一楼且用巴掌大的黑白子在墙面上的棋盘更新着楼上棋局的动态,长马凳上坐满了布衣小民,对着黑子的一手叫好不止,纷纷议论着下一招如何来解。

  崔舒窈亦惊诧,那些少女发型的女孩子竟穿着薄的可以看见锁骨与臂弯的轻衫,带着根本挡不住脸的帷帽,骑骏马奔驰于街道,或是低声说笑,拿着团扇在坊内提裙来往走去,毫不避讳。

  甚至连卖杂食的转角处,也有穿着嫩色短衣的少女,布巾拢住发挽袖露出一截藕臂高声叫卖。

  这与她在建康见到的景象全然不同,那些女子脸上映着秋光,风吹动她们轻薄的宽袖,带来明快跳动的线条,她们笑的微微露出牙齿,脚步轻盈……是多么令人向往。

  两姊妹被这城中人们各式动人的神态而征服,而马车的脚步也轻快的奔向西北方的城区,踏过整整齐齐的石板,停在一处高门前,这是一座巨大的独占一坊大小的府邸,深红色大门早已打开,两列的仆从恭顺的立着。

  从那门里望过去是一面雕着红色锦鲤与荷池的影壁,仆从行礼问好,带着丫鬟与物什的车队往侧面角门去了,崔式整了整衣服,三个孩子并排而立,二堂叔与南邦带路在前。

  他们一同迈过门槛,仆从的队伍在他们背后合拢跟随,刚刚绕过影壁,确实一间巨大的空场外院,正厅还要再去绕一道,待过去时,正厅主座上乃是一位月色衣美髯公,约莫五十上下,面皮依旧白皙,眼中精光展露,长相猜也便是祖父崔翕的兄长,当今实任当朝宰相之位的崔夜用。

  对你没听错——

  人家叫崔·夜用!

  410苏菲加长夜用卫生棉的夜用啊!

  第9章 杀意

  崔季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差点喷饭,然而舒窈与崔式竟然都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味。

  这导致崔季明坐在位置上,还一直默念着这位宰相崔夜用、夜用、用……

  一帮人就是互相吹比外加那些强行扩句的客套话,崔夜用一直似乎在有意无意的忽视她,本最该被问话的反而没有提到,倒是和两个妹妹都有好好说话。

  崔季明真是巴不得这样,全家一帮子人都姓崔,简直是记人名都记到头疼。

  崔式带着两个妹妹是确定要住在崔府的,但崔季明却不喜欢这种氛围,她本来就要每日跟着贺拔庆元学习,便想要回勋国公府上住。

  她还没说,崔夜用仿佛是猜到了,只是笑着道:“不如这般,勋国公毕竟是如今孤身一人,喜欢季明想要作伴也无可后非,只是如今已有十三岁,诗书学见不得落下半分,不如从今午后来崔府与年纪相仿的众兄弟一同读书。”

  崔夜用都问了舒窈读了哪些书,却一句不问崔季明。

  二房唯一一个嫡长子,却作胡人装扮自小随贺拔庆元长大,学得一身武艺也罢,还随贺拔庆元多次出入西北几大军营,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她十三岁的年纪就已经在各大军区总司令面前混了个脸熟。

  贺拔庆元就差在崔季明脑门上刻上“贺拔”的姓氏了,但这也并不能影响崔季明姓崔的本质。而崔季明就像是一座桥梁,嫁接起了百年不出武将的崔家与被鲜卑氏族掌控近百年的军权。

  崔季明的位置一下子就微妙了起来。

  到底是崔家想要伸手太长,还是贺拔家另有所图,外头的目光都盯在了崔季明身上。

  也说来,崔季明家里,就是长安这一支崔家,先祖是前朝辅国将军崔挺。同在北魏,与那位大名鼎鼎却最后被诛了九族的崔浩不同,崔挺这一支……一直都很坚挺。

  崔挺六世祖上便是曹魏尚书仆射,崔挺自己也是闺女嫁给了孝文帝为妃,颇受前朝北魏器重,一族人在几百年的动荡里头一直安稳。

  稳到了崔季明爷爷们这一代,却渐渐感觉世族愈发力不从心。虽崔翕与崔夜用相继在朝中手握重权,可朝廷内崔姓的官员逐年减少,崔家也内敛到有些被动了。

  不过崔季明倒是觉得这正常,纵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但距离魏晋世家昌盛繁荣的时代已经过了几百年,这大概也到了各个世家逐渐走向崩溃的时候了。

  她心里叹了一口气,回过神来,崔式倒是波澜不惊的谢过,说道:“也是如此,三郎性子难驯又习武出身,勋国公待他严厉,若真是放到我身边来,还未必管得了。只怕是读书太少,跟崔家兄弟们上课,别拖了旁人后腿。”

  作为家主,崔夜用倒是无懈可击的笑了一下:“不妨事,落了一些便补上,崔家唯有孩子的教育不能落下。”

  这些似乎跟崔式的想法没有什么出入,他起身行礼,旁边的下人便领着他先去歇息。南邦似乎跟家中极为不合,几乎进了门就没有见过人影,崔式还是想要有很多话跟崔季明说,便想让她跟着进了院。

  崔府的下人却来找,只说是门口有位名言玉的男子,奉勋国公府,来寻崔季明。她不敢再多留,连忙出去,就看着言玉两手笼在袖内,抬头望着崔府门第,静静的等着她。

  “言玉,可是出了什么事?”

  “该到了进宫给九殿下赔礼的时候了。”言玉比她高几分,微微一笑躬身道。

  崔季明皱眉道:“怎么,之前都没有说过,而且这会儿已经是午后了。”

  大兴宫进出一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按理都是清晨就去进宫,驾车等人之后,下午能见着人就不错了。

  “是因为到了时候。”言玉牵过马来,崔季明幸而因为今日要去接人还穿的正式,骑在马上颇有英姿,进宫应当也不失礼。

  “薛妃从观内出来了,圣人将她大张旗鼓的接回宫中。这位薛妃原是出自关陇名门薛家,是大邺几乎没有过的世家嫡女出身的嫔妃。薛妃娘娘也没的挑,没有回绝便选了九殿下养到膝下。”言玉快声道。

  崔季明皱了皱眉:“纵然是世家出身,再怎样也不过是个妃子,你都说成是大张旗鼓,那到底要多大阵势啊。”

  言玉苦笑:“三郎你可是不知道,这位薛妃,可是一位十一前被废的皇后啊!是当今圣人的结发夫妻。”

  崔季明笑:“结发夫妻都能赶到道观里去,这会儿还真有脸接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