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诶?他的孩子是我的_72(2 / 2)

  他坐在程央怀里抱着杯豆浆也不换气,一个劲吸得眼睛眨都不眨,呆呆的喝了半天才松开管子满足的啊了一声,含着口豆浆含糊地说:“爸爸,我要吃,吃包纸。”

  说完没咽下去的豆浆全包不住流了出来,馒头还好奇的低头去看是哪里漏出来的,这下全滴衣服上了。

  黄承顿时因为馒头的模样喷笑出声,傅阳则是忙扯来两张纸巾给馒头擦嘴,程央刚吃得一口面,因为是背对着馒头无法第一时间发觉状况,他哭笑不得的接过傅阳手里的纸来给馒头擦嘴,“爸爸不是说过喝完东西要先咽下去才能说话吗,怎么这么不长记性。”

  馒头配合的抬头任由程央给他擦嘴,闻言嘿嘿一声,露出可爱的一排小牙齿,这乖巧的模样不禁令程央无奈的笑了笑,索性先将馒头喂饱再吃面。

  馒头吃东西的时候很配合,递什么吃什么,一个包子很快就吃完了,不过等喂到鸡蛋黄的时候馒头却不配合了,程央刚放了一小块鸡蛋黄到他嘴里,馒头尝到味儿立马就皱着脸用舌头将蛋黄抵了出来,程央伸手给他接住,顺手就将馒头吐到手心里的蛋黄吃了,把豆浆递到馒头手里继续吃面。

  早已吃完东西的黄承跟傅阳在一旁瞧得真切,扪心自问,他虽然很喜欢馒头,但却肯定做不来面不改色还一点都不嫌弃的将他吃进嘴里又吐到手上的东西吃下去,不是嫌弃,而是心里会很怪异,不禁一脸佩服地感慨道:“程哥,你还真是比柳哥更像他亲爹啊,要不是馒头越长越像柳哥,我都要怀疑咱们家的小馒头其实是你跟你女朋友生的了。”

  程央睨他一眼,说:“本来就是我亲生的。”说完觉得不过瘾,又说:“我跟柳崇亲生的儿砸,就你是野生的。”

  傅阳忍不住笑道:“哈哈,野生的蝗虫。”

  “我糙!说你你又扯我身上来干嘛。”黄承又冲傅阳咋呼道:“你不地道啊,乱喊啥,信不信我也给你喊个绰号。”

  傅阳无所谓道:“那你帮我取个。”

  “……现在还没想好……”

  说话间已经有客人进店了,傅阳不等他说完,便上前去迎客去了。

  店里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提货的人也逐渐来了,不出程央所料,豆泥包很好卖,一个早上就脱销了,不过预定的人倒是没多少,毕竟大多数的人连豆泥包的毛都没见一根,除开加了微信的,在店面里订的不足三十人,好在订货量比较大,即便只是这三十人,也有百多个的需求量。

  本以为这已经是今天的量了,谁知到下午四点左右,突然有不少人上门来说是要订货,微信上也有不少,全是因为尝到了豆泥包的味道,有想给亲戚带的,也有买来自家人吃的,很快,需求量急速递增,到傍晚六点半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三百个。

  客人的需求量加上程央自己的订货量,总共向供应商要了六百个,倒是超出了他的预算。

  而柳崇这边新土豆销售得也很好,他还预估这批货估计能在五天内卖完,能赚个三万块左右,倒是令人喜闻乐见。

  第67章

  豆泥包的走俏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程央知道豆泥包会很好卖,却从未想过豆泥包的前景能发展的那么快。

  不过是刚卖一个星期左右,豆泥包便不负所望的卖出了名气, 每天供不应求, 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收益上,连带着店面的人气也稳步上升, 就连程央的微信也因此快满员了不说,其他区卖糯食类的商户都跑来他们店进豆泥包, 加上其他货物也十分走俏, 绿源店的生意总是无比的好, 每个月的收益也大有不同,开店短短两个月,之前投资的就已经赚了回来不说, 还赚了一笔可观的金额,加上柳崇赚的,别说首付,就是用现金买一套房都没问题, 不过比起买房来,他们更需要更大的本钱来滚雪球。

  他们的货越送越远,已经出了东阳区, 看样子再经营一段时间打好基础,就能去反响最好的区域开个连锁店。

  豆泥包再好卖,也有吃腻的时候,只有不断更新新品, 才会留住客户。

  卖本地蔬菜及水果依旧是绿源蔬菜店的主打,不过每个地方的地道美食也成为了绿源店的一大重头戏,这类东西除了在货源上有些令人操心外,赚钱以及销售都不成问题,为此程央开始在当地特色食物上下足了功夫,在百度上查了许多,有空就会与柳崇黄承他们租车去省内的乡镇走走,以便发掘更多的地道美食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风土人情,权当是出游了。

  他们走的地方越多,供应商也就越多,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食逐渐上了店面货架,生意越做越好,虽然不乏有钻空子的供应商以次充好,却多的是想好好经营下去的供应商,程央还会在每个乡镇上找出个老实可靠的人来帮他验货,因此在质量方面,不过关的很少。

  反观柳崇,他的眼光及判断一向准确,因此从未势利,只有偶尔不赚钱的货,却从未有亏损的道理,加之在收货上赚足了甜头,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倒买倒卖的铲货了,因此每次将一车货卖完,他都会先带程央及黄承傅阳他们去省内走走,再琢磨大棚里缺什么,需要去拖什么货,去哪里拖货等事宜。

  当然,每次出去他都会带上程央跟馒头,这样就能形影不离的待一段时间,也算是弥补了每天出门不能在一起做生意的遗憾了。

  游玩回来后,程央将这次去收的新产品价格订好,第二天便与柳崇带着馒头走了,留下黄承跟傅阳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