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4章(2 / 2)


  女子出言如此,场中朝廷兵俱都面带怒色,清风堂堂主田问旋喝道:“大胆!这是我们青龙神侯!你一个黄毛丫头,竟敢如此出言不逊,看我怎么教训你!”说罢便欲挺身来斗,朱峰喝止:“退下!”望着女子,并不恼怒,反而微微一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姑娘,不错,东厂的魏忠贤确实残害江湖好汉,但我们不是东厂,姑娘说的朝廷与江湖势不两立,其实不然,我们大可以联手共同对付魏忠贤。”

  女子冷冷一笑:“共同对付?等你们杀了魏忠贤,谁能保证你们这些朝廷走狗不会倒戈相向?刚才见你们这么多人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本姑娘实在看不下去故而叫了一声。”

  朱峰道:“此人是奸细,杀他理所当然。”那女子道:“奸细就要被杀?谁给你的权利?奸细也有奸细的生命,每一条性命都不该由别人来决定他的生死,奸细有时候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朱峰道:“哪里来的歪理!你师父是谁?”女子嘻嘻一笑:“你问我师父是谁,我难道一定要告诉你吗?家师不问江湖之事已多年,他老人家的名讳想必你们这些狂妄之辈必然不知!”

  何晓霜急道:“你快说!你师父到底是谁?不说就下来一比高下!本堂主不怕你!”

  女子突然坐起来,并不回答何晓霜,瞧着关云飞道:“这位少侠心肠好,可不能被他们骗了啊,这些人骨子里装的都是毒药,说不定哪一天就把你无声无息地杀了,你死了不要紧,但就可怜了身旁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

  这女子说话语气刻薄,使得朱峰也不禁面色大变,朱峰正待开口,却听关云飞道:“姑娘伶牙俐齿,但却未免多疑了,这些人都是与魏狗贼有着深仇大恨的,大伙儿齐心协力聚在一块儿,为的便是要除掉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在下本不该多嘴,但姑娘出语刻薄,在神侯面前毫无顾忌,未免目中无人了。”

  那女子听得关云飞这番话,突然哈哈大笑,复又躺下,嬉笑道:“我喜欢少侠这样的话,只不过我师父常常教导我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处处留个心眼未免不是一件坏事。”

  关云飞道:“你师父到底是何方高人?当今江湖之上,有四大宗师,你难道是其中一位的高徒?”

  那女子道:“不,不是。四大宗师之名,其实在我师父眼中不过蜗角虚名,名利在我师父心中一文不值,你们这些人妄称江湖好汉,什么英雄什么豪杰,其实也不过是凡夫俗子,如今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大金铁骑就要入关,你们还在这里自相残杀,却不去与金兵相斗,难道不可笑吗?”

  此言说罢,在场众人俱都面面相觑,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女子的话倒有几分道理。朱峰道:“俗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今我大明江山确实风雨飘摇,但有袁大人力守抗敌,山海关外,那数万满洲铁骑闻听袁大人之名,个个面如土色,有袁大人在,试问大金铁骑如何入得了关?”

  女子道:“不错,袁大人确实威名远扬,兵法韬略与报国之心皆是当今世上少有。但袁大人倘若死了,又有谁来继续抗敌?”

  话音一落,众人哑口无言,当今朝廷确实再无可用之将才。那女子续道:“我师父夜观天象,紫微星暗弱无光,帝王之气渐衰,必是改朝换代之际,你们这些江湖中人和朝廷走狗还在这里自相残杀,不去关外杀敌报国,岂不辱没了一身的好武艺?倘若就此下去,我师父所料不错的话,不出十年,这片江山便又要易主了。”

  朱峰道:“姑娘何必在此耸人听闻,你师父到底是谁?倘若天地之下真有这么高明的人,何不出来辅佐当今圣上!你在这里散布谣言,动摇军心,不知有何用意!我见你是个姑娘之身,不跟你斤斤计较,但你师父说这一番话,实在是无稽之谈,本侯不信什么天术,只知道人定胜天四个字!”

  女子道:“好一个人定胜天!你听没听过三十年前有四把剑,这四把剑的主人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曾经一夜之间杀了一百零八个东厂高手……”

  话音刚落,只听众人齐声惊呼道:“剑神叶惊鸣!”女子道:“不错,正是家师。”朱峰不禁微微变色,须知这叶惊鸣乃当年江湖第一好手,手中四把宝剑把把都是稀世珍奇,他剑术惊奇,一夜之间杀了东厂一百零八名高手,江湖人故送他一个神字。“剑神既出,万剑归一”这是流传在当时的一句谣言,但数年后叶惊鸣突然隐居,从此四把宝剑杳无音信。岂料今日重出江湖,众人面色沉重,但听得雁翎堂主黄雁安道:“姑娘是剑神前辈的高徒,不知姑娘此番重出江湖所为何事?”

  那女子道:“家师二十年前退隐江湖,发誓不再过问江湖之事,遂把望痴、伏情、愁刹、宁若四把宝剑封存于庐山之顶,参悟佛道两家的武学易理,从此不再踏入江湖。你们这些人居然也知道他老人家的名讳。本姑娘此番下山,不是为了挑起武林纷争,而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本姑娘正是四剑之中的宁若剑。”

  朱峰道:“叶前辈将宁若剑交给姑娘,姑娘的武功必然有过人之处,不知其余三剑现在何处?本侯欲招揽四剑于麾下,为朝廷建功立业,不知姑娘可否引荐?姑娘可愿意加入?”

  那女子冷哼一声道:“家师参悟多年,悟出人世间的纷争都源于一个欲字,人若无欲何来纷争?本姑娘是不会与你们一块行事的,我三位师兄都是剑术绝顶高手,对功名利禄权力地位更无兴趣!”

  第五百八十二章 寒情谷中曲折事(中)

  众人见这位女子出言傲慢淡泊名利,绝非等闲女子所能及,俱都暗暗敬服,朱峰瞧了瞧女子,道:“姑娘乃是名师高徒,自然看不起我们这些寻常人,本侯也不勉强,姑娘且自去吧。”

  女子道:“我当然是要走的,但是要和这位关少侠一起走。”此言说罢,众人满脸疑惑,均不知这女子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韩灵儿细细瞧她神情,见她对关云飞似乎若有情意,心中不禁微微吃醋,拉着关云飞柔声道:“云飞岂会跟你一个毫不相识的人走?”

  那女子道:“先前自然不识,但眼下便已相识,绝琴老客韩老前辈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高手,韩姑娘又是貌美如花似天仙般美丽,关少侠与你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我让关少侠跟我走别无他意,只是要到寒情谷中走一遭,龙小云被困寒情谷,正待关少侠前去救。”

  关云飞听到此处,急问:“龙兄弟真被困寒情谷中?”

  那姑娘道:“难道你怀疑我?寒情谷谷主曲灵素一心要杀龙小云,追了他好些时日,龙小云潜入谷中,要和曲灵素和盘托出,岂知曲谷主性情古怪,根本不听龙少侠解释,便将他关入谷中地牢,现在他正自受着折磨。本姑娘潜入谷中,本想救出龙少侠,但仅凭我一人之力,自知不敌谷中众多好手,龙少侠说道曾与关少侠有一面之缘,本姑娘遂来告知关少侠,关少侠莫不是见死不救吧?”

  关云飞道:“当然要救!姑娘快带我去。”转身辞别朱峰:“神侯,龙兄弟与我曾有一面之缘,但我们肝胆相照,现在他有生死之难,我不能不救,就此告辞,日后再来拜见神侯。”

  朱峰道:“关少侠性情中人,既然兄弟有难,理当相救,你现在已是逸雪堂堂主,堂下弟子随你差遣,这趟去寒情谷,多带些人马。”

  关云飞道:“多谢神侯,但寒情谷谷中皆是女子,若我们大费周章前去,恐怕落人口齿,有违江湖道义。我和灵儿跟随这位姑娘前去便可。后会有期。”

  朱峰道:“关少侠保重。”

  语声刚落,忽见屋顶之上那女子轻飘然落下,轻功自是不弱,众人暗暗敬佩。关云飞道:“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那女子道:“楚流萤。”

  关云飞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好名字!”

  楚流萤接口道:“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想不到关少侠也是风雅之人。”

  韩灵儿在旁听二人对答,不禁醋意陡升,但还是憋在心中,暗暗瞧着楚流萤,但见她与自己一般高大,柳眉斜飞,朱唇外朗,面白如雪,也是位绝世的佳人。

  关云飞道:“在下不才,只不过少年时念过一本唐诗。姑娘是剑神的高徒,江湖传闻望痴、伏情、愁刹、宁若四把宝剑均是削铁如泥,兵中至宝,怎不见姑娘的宝剑?”

  楚流萤道:“师父当年赐剑时说道:宁静致远,若即若离。这把宁若宝剑平常如平静的湖水,没有丝毫波澜,但当危急存亡之际,便似大浪滔天、龙卷西风。关少侠的青龙宝刀霸道威猛,乃刀中之圣,正如当年关圣人驰骋于三军之中,取上将人头犹如探囊取物。宁若剑该出现之时便会出现,我们还是尽早赶往寒情谷。”

  关云飞道:“高徒就是高徒,说的话也让常人难以推测。宁静致远,若即若离。似乎蕴含着千变万化,静中出奇,不变以应万变,叶前辈真是高人!”

  韩灵儿道:“龙大哥生死未明,你们两个还有心思在此你一言我一言,还不赶紧去往寒情谷。”

  关云飞道:“好。谨遵灵儿之命。我们速速赶往寒情谷。”韩灵儿听到“谨遵灵儿之命”,不禁扑哧一笑,先前的妒忌已然一扫而光,拉着关云飞随楚流萤前往寒情谷。

  三人各骑一马,三匹马均是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匆匆行了四五个时辰,便已来到寒情谷外,此时天色刚明,东方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谷中云烟袅袅,如若天上宫阙,三人停下马,只见前方一块大石碑,碑上用行书刻着“寒情谷”三个大字,刻痕深深,关云飞摸了摸碑上三字,不禁叹道:“好强的剑气,入石不化,力量恰到好处,还能刻出如此精妙的行书,刻字之人功力远在我们之上。”

  楚流萤道:“那是当然,这块石碑立在这儿已有数百年光景,寒情谷三字毫不褪色,显见当年刻字之人定是一位剑术绝顶的高手。”

  三人正欲踏足入谷,忽听得周围闪出十七八个女子之身,包围三人,为首的女子手持长剑,对着关云飞三人质问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寒情谷!”

  关云飞拱手道:“在下关云飞,不请自到,坏了谷中规矩,还望这位姐姐恕罪,在下前来是为了救龙兄弟,贵谷主与在下也有一面之缘。此事尚有诸多疑点不明,恐有蹊跷,若是龙兄弟就此被贵谷主杀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便再也无从查起,还请姐姐带我们三人前去拜见你们谷主。”

  那女子道:“哦?你就是关云飞?江湖近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都说关少侠刀法精湛,小女子自命不凡,既然关少侠有胆量闯谷,小女子便与关少侠一较高下!”

  说罢,便欲挺剑刺出,关云飞突然不闪不避,那女子长剑刺出,直逼关云飞胸口,韩灵儿失声惊呼,那女子长剑刺到一半,忽然停住,喝道:“其余两位是谁?”韩灵儿眼见长剑停住,方才稍稍定神,但此刻已然近乎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