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兄第131节(1 / 2)





  夜里有人送信来。

  班哥的人没来,可他的信还是追了上来。每日一封,自说自话。

  今日的信比昨日的厚一些,多了一幅画,是他的自画像。信里让她多看看画像,免得忘记他。

  宝鸾拆开信看完,懒得回信。画放在枕头底下,权当辟邪。

  第二天见表哥,表哥神色如常。宝鸾一颗心放下,和表哥说说笑笑。结果才说了不到几句。表哥突然说有事要回长安,行李已经收拾好了,和她告辞完就走。

  宝鸾想挽留表哥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直至表哥离开庄子,也没能想出什么合适的好话留住表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头也不回地远走。

  庄子上有精兵守卫,安危自然不必担忧。但表哥走了,她一个人住,无趣的很。

  接下来的日子,周围都逛遍了,风景也看腻,宝鸾开始想念长安城的繁华和热闹。

  这一日突然有人登门拜访。门童捧着帖子,管家将话递到宝鸾跟前。

  “来人途经此处,想讨口茶吃,说是若能留宿一晚,那就更好了。”

  庄子上时常有这样的过路人,行旅途中多有不便或遇见什么难事儿,同主人家说一声。留饭留宿,多数不会被拒绝。

  这种事儿由下面的管事处理就行了,管家却把贴子送到她面前来,着实稀罕。

  宝鸾细细问了几句,很快明白管家此次为何不敢擅作主张。

  第一,据悉此人相貌堂堂气质高贵,举止打扮非一般平民。连拉车的马都是西域宝马,下人穿的衣也都是绸缎。

  第二,他姓百里。

  这才是重中之重。

  百里这个姓氏,一般人不敢冒充。

  几十年不曾出世的家族,不在朝堂,却对朝堂举重若轻。论人情,长安显赫世族中半数以上欠百里家一份恩情。

  他们的祖辈,都曾聆听百里家教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情义,百里家若振臂一挥。长安城中跟随的人。立马就能挤满整个永兴坊。

  客人自称百里氏,怎能不让人激动好奇。

  宝鸾立马让人打开大门,更衣梳妆,打算亲自招待客人。

  待客的雅室设在花圃台上,明瓦轩馆,台下大片蔷薇牡丹,细长一条青石板小径,在花海中开出路来。

  宝鸾行走花间,步伐轻俏,花香怡人,明艳夺目,她忍不住停步低头嗅一嗅。

  忽然有人唤她,声音朗朗似青山幽谷回响,她抬眸望过去,一个青年白衣翩翩,如玉瓶宝树,站在亭中,长身玉立,光华灿烂。

  寻常人第一眼见,很难不惊叹,此人好似山中游仙世外高人,一派不染尘世的冷清。

  这个百里氏大概是真的了。

  第133章

  客人递上带有百里家家徽的信物,报出姓名。

  单名一个昭字,乃百里家第五十三代子孙。

  他极尽详细,无需宝鸾开口问,主动将百里家的近况告知,极大地满足了宝鸾对这个隐世家族的好奇心。

  她由此得知,百里昭在家中排行十一,前头十个哥哥,其中八个是堂哥,两个是亲哥。亲长兄乃是现任的百里族长。

  “此来长安,大兄和二兄本要与我一起同行,但时逢族中祭祖之事,两位兄长无法离开,便只能由我一个人独自上京。”

  这人虽长相冷峻,性情却随和得很,和他神仙般的气质完全不同,说不到三句,自然而然话起家常来。

  宝鸾没想到,传闻中神秘莫测大名鼎鼎的百里氏,竟这般平易近人,一点世外隐士的架子都没有。

  她笑道:“百里公子若愿意,可在庄子里多停留几天以解旅途困乏。待休整好,再往城中去。”

  百里昭叉手微颔,风度翩翩,一举一动皆是赏心悦目的风景。

  他道:“多谢,那我就不推辞了。”

  宝鸾立马唤人来,百里昭没有一点做客的矜持,不说避开,反而在一旁饶有兴致,听她和人说话,亲自安置客人下榻之处。

  一件件交待下去,宝鸾转头问:“公子觉得怎样,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百里昭一笑:“公主安排得极为妥当,一听便知是细心人。”

  陌生人的讨好不足为奇,宝鸾习以为常。可面对这样一个光辉如群星璀璨的人物,被他夸一夸,很难不高兴。

  她笑盈盈说:“不知公子此行前往长安,是为何事?也许我能帮上忙。”说完,温柔地补一句:“若不方便告知,我便不听了,公子莫嫌我唐突。”

  百里昭道:“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千里寻亲罢了。世间悲欢离合,寻常事而已。”

  宝鸾听着这话,仿佛背后有什么故事。眼睛一下子噌亮,等着听故事,可惜等了一会也没等到他继续往下说。

  戳人痛处不厚道,她只好遗憾放弃,止住追问的欲望,另外换了话题。

  话刚起头,百里昭反客为主,不动声色主导话题。

  不知不觉,宝鸾成了那个说故事的人。她被引导着说了许多她自己的事。

  宝鸾很少对人有这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第一眼看见,仿佛久别重逢,明明第一次见面,却没有半点生疏,反而情不自禁想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