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兄第67节(1 / 2)





  母子失和,无可挽回。

  皇后今晚的举动,已经彻底宣示她对太子的失望。

  明日天一亮,全长安都会传遍皇后痛骂太子不仁不孝不堪为君的言论。

  身为一国之母,她只能宽容,可身为母亲,她天生占据统治自己孩子的权利。

  世人推崇的孝道,给了皇后在太子身上施加血腥□□的正当理由。

  袁骛面色平静,再次道:“六殿下,走吧。”

  班哥:“袁二郎,我有一事不解,二郎可否为我解惑?”

  袁骛眼无波澜:“殿下请讲。”

  班哥:“二郎既不侍皇后,又不侍太子,难道是想做纯臣?可据我所知,二郎的恩师崔尚书,就从无纯臣之心。”

  袁骛眉心微皱,敷衍答道:“我身为臣子,自是忠心侍君。”

  班哥唇角浅笑,从袁骛身侧擦肩而过,袁骛伸手阻拦。

  班哥推开那只好心伸出的臂膀,大步朝前。

  李世满头冷汗,心头仍是被刚才皇后的声色俱厉骇得惊跳不已。

  他脚步越来越快,恨不得早早离了这是非之地,连天上炸响的烟花都不曾看,只顾着埋头走路。

  忽然李皎喊住他:“二兄,你瞧。”

  李世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夜色深深,噤若寒蝉匆忙逃离的人群中,一人背道而驰。

  今夜皇后训斥太子,他们几个皇子皆是无辜牵连。

  而太子跪于长明殿前,是耻辱,亦是逼迫。

  没有谁愿意卷进这场漩涡中,他们身为皇子更要慎之又慎,此时最好的选择,便是惶恐离开。

  李世跺脚骂道:“死小子!害人精!”

  若只太子一人跪,他们尚能“心惊肉跳”地离开。

  可若有人陪太子一起跪,主动亮出一张兄弟友爱牌,他们同样身为兄弟,此时继续离开,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黑黢黢的长阶,夜风吹过,凉寒之意扑面而来。

  太子犹如入定,后背挺直,清贵的面庞平静从容,即便是跪,一身孤傲之气不减反增。

  身侧窸窣的动响传入耳中,有人撩袍跪下,快速握了握他的手:“大兄,六郎来了。”

  太子诧异,半晌未言。

  许久,太子声音哽咽:“……多谢。”

  班哥低垂长睫:“这是弟弟该做的。”

  不多时,李世和李皎相继返回,就连因为痴傻未曾被召的李延也被无地发泄的李世派宫人找来,陪着跪了一晚。

  直到第二天,宝鸾才知道昨夜班哥等人迟迟未归的原因。

  得知兄弟五个跪了一夜,宝鸾睡意全消,掀了被子就要下床。

  傅姆伺候宝鸾穿鞋,使眼色让宫人们拦住宝鸾。

  花朵般美丽的宫人们想尽办法讨好宝鸾,试图转移宝鸾的注意力,好让傅姆为宝鸾添衣梳妆。

  宝鸾在人群中寻出玉壶,继续问她话:“把你听到的话从头到尾说一遍。”

  玉壶便将宫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些话全都说出来。

  皇后如何训斥太子,太子如何顶撞皇后,皇后险些失手掌掴太子而太子跪于长明殿前,其他几位皇子如何去而复返陪着太子一起跪,诸如此类的事,一一道来。

  宝鸾的手一直紧捂心口,听到最后,攥成拳头的手方才垂下。

  法不责众,同样的道理,孝也不责众,一位母亲,可以以孝道压制她的一个儿子,但她不能以孝道压制她全部的孩子。一个人跪在她面前,是为不孝请罪,可若所有的孩子都跪在她的面前,那问题便不是出在一个儿子身上,或许世人会问,这位母亲,当真是慈母?

  若是慈母,怎会逼得她所有的孩子一起下跪请罪?

  宝鸾的心缓缓平静下来,待玉壶说完,她脸上已经不见慌意,淡定地将脸抬高,好让傅姆画眉点唇。

  她思忖半晌,忽然想到什么,问:“你说是谁第一个返回去的?”

  玉壶答:“是六殿下。”

  宝鸾眼梢渐渐露出笑意,朱唇抿了又抿:“是他,我就知道是他。”

  傅姆窥出宝鸾眼中的激动和欣喜,透着一抹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得意和骄傲,傅姆既担忧又无奈,张唇欲说些什么,终是未能成言。

  昨夜的事闹到朝堂上,吵得人声鼎沸,大臣们的争执几乎掀翻含元殿的屋顶。

  今晨的朝会,皇后和太子皆未露面。

  皇后称病,太子亦称病。只不过皇后是假病,太子却是真病。

  跪着吹了一夜的秋风,太子风寒侵体。连同陪跪的李延和班哥,也病倒了。